• 41阅读
  • 0回复

一个新发现的神话世界——桂林芦笛岩参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11
第5版()
专栏:游记

一个新发现的神话世界
——桂林芦笛岩参观记
左海
举世无双芦笛岩,
彩云宫阙久沉埋。
元和题壁名犹在;
嘉定留诗句亦佳。
梦入太虚游幻境;
神驰仙苑拥裙钗。
天开洞府工奇巧,
炼石何须问女娲!
这一首小诗,是一个月以前参观桂林芦笛岩的时候即景之作。这个岩洞的美妙景色,令人恍如置身于神话世界。可惜当时行色匆匆,诗不尽意,心中颇觉遗憾。现在补写这篇短文,如能使读者对于这个新发现的雄奇壮丽的岩洞,引起兴趣,那就是我的最大希望了。
到过桂林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个七星岩,是我国喀斯特地形分布区域中,最突出的巨大石灰岩溶洞;它的迷人景色,中外闻名。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桂林还有一个比七星岩更加巨大、更加美丽的洞府——芦笛岩。这个岩洞的发现,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
我们走出桂林城北,向西不远,就到了阳江岸畔。这里有一座外表并不奇特的山峰,在半山腰的地方有一洞口,两旁生长着一些芦草。当地群众常喜欢用这些芦草做笛子,吹起山歌小曲。因此,他们就把这个岩洞叫做芦笛岩。在位置上,它正好同著名的七星岩东西遥遥相对。
乍看这个洞口又矮又小,似乎是很平常的岩穴,但是,一走进洞里,印象马上大变。满目琳琅的红、绿、黄、白各种颜色的钟乳石,构成了这个神话世界的万般奇景。整个岩洞分为两大部分,也可以叫做前洞和后洞。前洞是一组又深又大的由马蹄形通道联成的洞穴;后洞则是一个宽广深邃的大岩。在前后洞衔接的地方,有一个水潭,把岩洞分成两个部分,中间乱石堵塞,还要经过一番修理,才能顺利通行。
芦笛岩的钟乳石,分外鲜艳玲珑,光辉耀眼,处处表现出五彩缤纷,如花似锦。红的如珊瑚,绿的如翡翠,黄的如琥珀,白的如玉石。整个洞府好像全都是用宝石、珠翠、珊瑚、象牙、绸缎和脂粉堆积起来的,简直和神话传说中的阆苑仙宫一样。
走进岩口不远,面前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台阁。周围奇峰突出,衬以浅红色和橙黄色的岩壁,像晚霞和夕照掩映在乱山疏林之间。正面出现一组乳白色的石雕,好比汉白玉砌成的宝座。上边有一位端庄美丽的瑶池仙女,身穿绫罗的衣裳,长裙曳[yì]地,吴带当风。她的眼睛闪射幻想的光辉,含情脉脉,如有所待。在她的背后,挂着锦绣的帐幔,前头悬着两盏宫灯。站在这个宝石花的景色和人物面前,真要使游客如醉如痴了。
沿着马蹄形的通道前进,有时要钻过又低又窄的石门,有时要经历一段羊肠小道,有时左右削壁形成了钟乳石的山峡,有时上下相连树立着擎天的石柱,有时平地突起一丛一丛的石笋,有时路边石室挂着一层一层的珠帘,有时万笏[hù]垂空,有时九龙戏水,有的地方群仙聚会,有的地方猿猴戏耍,还有石狮子、石犀牛、石马、石龟、石鼓、石琴、以及花果山、水帘洞等等,无不维妙维肖。
在前洞接近水潭的地方,有一个广场。这个广场的四周,有许多顶天立地的石柱,一节一节大小粗细不等,很像镂空的象牙雕刻。也有半截的石柱,上端似乎放着花盆,花枝招展。这个广场,大约可以容纳两三千人,正面像是一座大宫殿,又像是一个大舞台,广场就等于是大戏院的池座。在广场中间地面上,几十道石埂纵横交错,像是一个大沙盘,又像一幅天然图画,如果把它叫做“陇亩图”大概是可以的,因为它很像城郊稻田的缩影。
广场旁边石壁和通道两侧,有几处字迹比较明显的古代题字。在我们去参观的时候,发现的题字中,值得特别重视的有唐代元和年间、南宋嘉定年间等几则。听说后来又发现了“贞元八年十月”的题字。这是公元七九二年,即唐德宗时候的墨迹,应该算是这个岩洞中最古的题字了。可惜它只剩下这六个字,全句已经看不清楚了。
这些题字多半都属于纪游的性质。其中最可注意的是下面的一则题字。它写道:
“无□
僧怀信
□□
惟□
元春
惟亮
元和十二年
九月三日同
游记”
这中间的僧怀信,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据高僧传载:“怀信者,居处广陵。……会昌三年,癸亥岁,武宗为赵归真排毁释门,将欲湮灭教法,有淮南词客刘隐之,薄游海上,……信凭栏与隐之交谈。……隐之归扬州,即往谒信,信曰:记得海上相见时否?”这个和尚在南方各处云游,时间都在公元九世纪初年。而元和十二年即是公元八一七年,与公元八四三年之会昌三年,相隔二十六年,恰恰都在僧怀信云游的期间。可以想见,他当年云游桂林,曾与同伴到过芦笛岩,留下这一则题字,历时一千一百四十五年,至今墨迹虽已剥落了许多,大体却还完好,实在难得。
还有一则纪游的题字写道:
“元和十五年
僧昼
道臻
□□□□”
其中僧昼大约也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据高僧传载:“僧昼,姓谢氏。……幼负异才,性与道合。……登戒于灵隐戒坛。……后博访名山,法席罕不登听。……贞元初,居于东溪草堂。……五年五月,会前御史中丞李洪,自河北负谴,再移为湖守。初相见,未交言,恍若神合。……”我手头材料还不能确切查明书上的记载和洞里的题字是否同一个人。
在宋代的题字中,有一首七言绝句,颇堪注目。它的原句是:
“□□□□□□□
今日吾侪得快观
姓字□□□□□
好同大众共参鸾
嘉定九年
丙子冬后五日
□应时笔”
这首诗虽然不算好,从残留的句子看来,作者也还有相当的文化水平。末尾署名“应时”,上头一个字看不清,不知道他姓什么。如能查明这个作者,我想也很有意义。除此以外,洞内各处石壁上,唐宋两代的题字还有许多,应该设法一一查对明白,并加以保护,不要损坏才好。
照这些纪游的题字看来,芦笛岩早在公元八世纪末和九世纪初,已经吸引了许多游客。这一段历史过去虽然没有在古籍中记载下来,但是,它却因此更显得可贵了。
至于元、明、清以后的题壁文字,除了纪游性质的以外,还出现了许多纪事性质的题字,而且集中于后洞大岩里边。例如,下面一则题字写道:
“景泰七年义宁西盐二处返(反)乱被鲁(掳)?女无数”又一则是“景泰七年丙子岁人民有难”
这两则反映了公元十五世纪中叶,即明朝代宗朱祁钰、方瑛等大汉族主义者与少数民族的武装冲突。从题句中错别字和文法不通看来,这些显然是当时避乱的难民所写的。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明末清初的一则纪事。它写道:
“因为壬辰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广西桂林城各官兵马走纷纷空了省城个多月各有四乡人民抢尽省城又有
□线都爷带达兵入城
又到癸巳年二月初十日达兵入村各处四乡八洞搜捉老少妇女牵了许多牛只总要银子回赎又征灵田四都东乡人民杀死无数百姓人民慌怕逃躲性命入岩逐日不得安生
于家庄有众人?截草命众人梁敬宇等题”
于思山
所谓壬辰年就是南明永历六年,公元一六五二年;癸巳年即永历七年,公元一六五三年。当时正值李定国收复桂林,不久又为清兵攻占的时期。上述题壁的文字恰恰反映了这个历史情况。
可以断定,元代和明末以后,很长的时期内,这个岩洞完全变成了当地人民避难之所,平时洞口用乱石堵塞,外来游客根本无由问津,一直埋殁几百年,如今才重见光明。
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在从前许多著名的游记中,我们始终没有找到有关这个岩洞的记载。有人问:明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是否到过这个岩洞呢?据我的判断,徐霞客根本不知道这个岩洞的存在。徐霞客是在公元一六三七年,即明代崇祯十年闰四月八日离湖南境,二十八日到达桂林。他游遍了桂林城东和东北、东南的各个岩洞和其他名胜古迹,考察了漓江主流的形势;于五月十九日乘舟游阳朔,五月二十八日返抵桂林;六月二日至九日,再游七星岩、栖霞洞、独秀岩等处;十日取陆路向桂林西南行,至苏桥登舟,向柳州而去。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很确切地描写了七星岩地区的石灰岩地貌特征,但是,他却没有提到桂林西北郊有什么名胜,这就证明,他并不注意桂林西北面阳江岸畔的这一块地区。
现在我们按照芦笛岩的地貌看来,桂林西北郊的石灰岩溶解作用,比之东边的七星岩地区,恐怕是决无逊色的。芦笛岩的钟乳石,下端往往露出白色的“鹅管”。它们很像从地皮内层长出来的毛细管,不时地流出水珠。这显然是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解以后,沿着毛细管排出的碳酸钙等溶液。这个岩洞里钟乳石的颜色比七星岩的更为复杂多样,可见这里地下水中所含的矿物质一定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洞内景色特别艳丽夺目、玲珑透剔、丰富集中,也证明这个地区的石灰岩溶解过程,似乎是在比较剧烈的情况下进行的。
我们由进洞的时候起,到出洞的时候止,匆匆两三个小时内,边走,边看,边谈,简直觉得眼前的一切,尽是光怪陆离,目不暇接;脑子里联想到千年古史和天上地下的传说与科学珍闻,随时发出各种议论。直到出洞下山以后,大家还是赞不绝口。我自己好像真的做了一场美梦,永远不能忘记这神话世界的迷人景色。(附图片)
芦笛岩内的钟乳石 陈亚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