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芦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11
第5版()
专栏:地方风物

芦笙
张之遴
芦笙,是贵州苗族人民的良伴。那儿有一种说法:“如果青年后生不会吹或吹不好芦笙,就很难得到姑娘的爱情。”
在苗家每年的三月午日、七月半和九月吃新节等盛大节日里,跳芦笙是最受群众欢迎的节目。许多地区干脆把这三个节日称为“芦笙节”。节日那天,芦笙场上人山人海,后生们带吹带跳,姑娘们载歌载舞,情绪十分热烈。在黔东南的谷垅和黔南的谷立等地,参加跳芦笙的少则千余,多则盈万。不仅本地的芦笙手竞相参加,就是方圆百余里外的邻州、邻县,也有芦笙手赶来献艺。苗族人民在平日劳动之余或婚丧嫁娶的场合里,吹芦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在黔东南的清水江一带,很多苗族村寨都有一个中心院坝,那就是跳芦笙的地方。在夏秋的月明之夜,芦笙鸣响,全寨的老人、妇女和孩子闻声聚集拢来,或翩翩起舞,或谈古论今,尽情地享受着劳动后的欢乐。苗家后生对芦笙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当他约会姑娘时,芦笙便是
“红娘”;当他倾吐爱情时,芦笙又成了一种美妙的“语言”。往往姑娘们劳作归来,掩上窗户在灯下绣花,忽然听到某种熟悉的芦笙音响,就会一跃而起,穿户踏月而出,向那发出音响的地方疾步走去……。
苗族人民视芦笙为密友良伴。但在旧中国,它却与它的主人一样,遭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歧视和摧残。清朝封建统治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害怕苗族人民借吹芦笙、跳舞来聚众造反,蛮横地下令禁吹芦笙。当统治者逐寨搜缴芦笙时,苗族同胞就把它埋藏起来,待搜缴者一过,又取出来吹奏。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的抗清起义中,芦笙成了进军的“号角”,激励着起义者前仆后继,奋勇斗争。
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经常举办民间器乐演奏会,对芦笙加以介绍和传播。在苗族聚居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舟溪和镰刀湾等地,还设立了芦笙生产合作社,专门为兄弟民族制作芦笙。
芦笙属于竹簧乐器,以苦竹为原料,几枝竹管装在一个气斗上,除吹奏管外,外形近似笙。贵州的芦笙以前只有六管和八管两种,能发出六个或八个不同的音响。这两种芦笙因流行地区不同,在大小、音色、音量和调式上又有所差异,有高达丈余的低音芦笙,也有仅二三尺的高音芦笙。黔东南榕江、黄平一带的芦笙音色高亢粗犷,黔西毕节、水城一带的芦笙柔和抒情,黔南谷立的芦笙音色雄浑健朗。芦笙的音域比较狭窄,只能吹奏一些比较简单的乐曲,不能完美地表现今天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贵州省歌舞团已改革成功的芦笙有十二管、十一管和八管等几种,经过改革后的芦笙,音域从原来的八度增加到九、十一、十二以至十六度,音节由五声增加到七声,这样,就大大丰富了芦笙的自然音阶,加强了芦笙的表现能力。这种初步改革的芦笙,音色变化仍比较单调,调性的变换也还较贫乏。这有待于将来更进一步改进。(附图片)
苗地 插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