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高原新貌画题多——访从西藏旅行写生归来的几位画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16
第2版()
专栏:

高原新貌画题多
——访从西藏旅行写生归来的几位画家
新华社记者 陆拂为
有位苏联作家说过:“这就是画家的事业,要把瞬息即逝的事保留几个世纪。”用这句话来形容写生,最恰当不过了。去年7月到12月,画家董希文、吴冠中和邵晶坤去西藏旅行,他们画了一百多幅油画、水彩写生作品,真实而艺术地描绘了他们在西藏所看到的各种新的现象。这些,人们能够从正在首都展览的
“西藏写生画展”中看到。画家们回京后,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经历和见闻,这里叙述的,不过是其中的几个片断。但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在西藏经历了些什么,是什么使他们那样激动,他们是怎样满腔热情地拿起了画笔。
把“世界第一高城”搬上画布
美术工作者常称油画家是背“重武器”的,他们出外写生,得扛上装有颜料的沉重的画箱、画架、三合板、油布等,共有二十多斤重。董希文和吴冠中年龄都已超过四十,邵晶坤虽然年轻一些,但是位女画家,他们背着那些“重武器”走上西藏高原,首先碰到的困难是不习惯高原气候,只要多走些路,就会气喘、心跳、头晕。但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克服了种种障碍。高原气候复杂多变,人们要适应它是很困难的。有一次,他们在亚东的一座山上写生时,吴冠中和邵晶坤向阳坐着,晒得满脸通红,热汗淋淋;可是坐在背阴地方的董希文却紧紧裹着皮衣,冻得直淌鼻涕,手哆嗦得几乎握不住笔。替他们担任联络和翻译的同志把双方的情况一传告,彼此大为惊奇,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
当拔海四千五百米的世界第一高城帕里试种青稞获得丰收的喜讯传来时,画家们都不畏艰辛地攀登到喜马拉雅山东部的山脊,到那里写生去了。那时正碰上风季,有时狂风怒卷,尘沙飞扬,眼睁不开,他们无法在野外展开画布,但写生的全部工作却又必须在现场完成。怎么办呢?当地藏民告诉他们,早晨太阳出来后有几个钟点风较小,画家们就决定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间。大家事先把准备工作做好,和衣入睡,第二天一早四点钟就起身上山。当他们刚把画具布置好,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已是世界第一高城的黎明:驮着丰收果实的一群群牦牛,新布置的集场,一切都沐浴着阳光,组成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大家默想着高城贫困的过去和幸福的今天,把壮丽的景色和自己激动的感受,一齐染到画布上去。到上午九点钟,风越刮越大,夹带尘沙、干草和牛羊毛,直向油彩未干的画幅卷来,画布就像矗立在风浪中摇摆的船帆一样。大家只得收起画具,进屋一看:邵晶坤因为画架坏了,把画布搁在地上,沾上的尘灰杂物太多,画面模糊得几乎无法辨认,因此只能作废了。这一天,吴冠中画完一幅,董希文画完了三幅。画家们第一次用油画描绘了世界第一高城壮丽的景色。这使他们感到无限的欣慰,虽然这几幅画是在同恶劣的天气作斗争中诞生的。董希文事后说:“我在帕里激动得无法自制,那时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忘我。”吴冠中风趣地对记者说:“细心的观众还能在首都最近展览的这几幅画中,找到干草和牛羊毛呢!”
寻找歌声的来源
画家对光线和色泽的感觉特别敏锐。他们说,高原空气稀薄,绝少水雾,晶莹透明,遥远的景物看起来也是那么清晰和明亮。同时,悬殊的地形把山脉划分成几个季节,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嫩绿的草地、郁黑的森林、一片黄花、一层红花。它们同蔚蓝的天空和皑皑[ái]的雪峰相辉映,层次分明,绚[xuàn]丽夺目,组成了壮丽雄伟的高原奇景。
但是,更为吸引他们的是西藏劳动人民翻身后的欢乐的生活。有一次,以擅长画风景著称的吴冠中工作了一整天,十分疲劳,他洗净画笔,准备休息。突然,远处传来悠扬悦耳的歌声,声音是那么真挚动人,充满了愉快的气氛,把吴冠中吸引到了屋外。他循着歌声,走到一座美丽的湖畔,只见四十多个藏族小学生,沐着银白色的月光,围着已收割下来的青稞堆,载歌载舞。这些小学生有的是学龄儿童,有的是年纪大一些的青年人,只是在残酷的奴隶主统治结束以后,他们才有机会来学文化。现在,他们正欢庆翻身后的丰收年。小学生发现了吴冠中,就热情地唱着《社会主义好》的歌曲来欢迎他。吴冠中非常感动,他因此产生了要用画笔来表达他们的强烈愿望,于是把画架搬到了湖畔。
从此,他和邵晶坤找到一条发现题材的好经验,就是寻找歌声的来源。他们后来画的《洗氆氇(一种毛织衣料)》、《理氆氇》、《打青稞》等作品,动人地描绘了藏族人民翻身后的喜悦心情,这些题材也都是通过寻找歌声才发现的。
难忘的友情
画家们生活在藏族人民中间,尽管语言隔阂,但都感受到自己是处在热烈友爱的感情海洋中。西藏劳动人民翻身后,热忱地欢迎文学艺术工作者去表现他们。画家们经常被许多藏民请去喝酥茶,许多藏民还自告奋勇地愿意做写生的模特儿。董希文曾提出想画一位牧羊女,消息一传开,立刻有两位藏族姑娘穿了新衣,戴上首饰,争着要求上画。她们说:“把我翻身后的欢乐画给北京的毛主席看吧!”她们互不相让,董希文只得改变计划,画了两幅。每当画完一幅写生作品,就在草原上的藏族同胞中成为竞相传诵的喜讯,有些藏民甚至骑了马从百里外赶来欣赏油画,探望画家。
藏民们是绘画的热情鉴赏者,又是批评者,他们替画家出了许多好主意。董希文画过一位牧羊女,坐在草地上纺线,她的手握着一个纺锤,纺锤后面的背景是朵朵白云,毛线就像是从云里纺出来的。这巧妙的构思是从一首民歌得来的启发。民歌的大意是:藏民翻身后有了羊群,羊群和白云连在一起,羊毛柔和细腻如同白云,抓起一把白云纺成羊毛线……。董希文作画时,羊毛总画不好,显得稀疏、凌乱和破碎。围在旁边观看的藏族同胞不满意,告诉他,当地的羊毛的特点是长而弯曲,并用手势比划着给他看,说明当地的羊和外地有何不同。董希文凝神细看了一番,改用大笔来画羊毛,匆匆几笔,就勾划出一群又肥又壮的羊羔,显得特别传神。这时,围在旁边观看的藏族同胞们都说:这就对了。大家高兴地笑了起来。
董希文在拉萨郊区旅行作画时,替一位农村互助组组长写生。这位互助组长办事公正,深得人心;他过去是个奴隶,经历十分惨痛。许多藏民围着看写生,啧啧称赞,非常兴奋。快要完稿时,只见画布上出现一个双目炯炯、坚毅英俊的藏族劳动人民的形象。这时,一位藏族老婆婆突然走来,热情地向画家说了许多话,翻译告诉董希文,她说的是:“我们翻身过了好日子,毛主席又派了画画的人来,把我们当家的好人画得多么体面,多么神气,但过去大家都说奴隶丑,没有人瞧得起。”她一边说,大颗大颗的热泪从满是皱纹的脸颊上往下滚。她充满着感激的心情连连向画家道谢,董希文激动地对她说:“你不应该感谢我,我们都要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那位藏族老婆婆又对着毛主席的画像,行起最恭敬的民族礼节,表示她的一片诚心。这些感人的情节都久久地萦回在画家们的心中,成为哺育着他们创作的最丰富的养料。(附图片)
广东省林业基地乐昌县,采取水陆两运的办法,加强木材外运工作。这是乐昌县贮木场运输工人利用溪流放运木材
新华社记者 罗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