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以负责到底的精神支援农业 江淮化肥厂认真帮助社员学会使用氨水技术 同时帮助解决运输贮存问题,减少泼撒损失,便于及时施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17
第1版()
专栏:

以负责到底的精神支援农业
江淮化肥厂认真帮助社员学会使用氨水技术
同时帮助解决运输贮存问题,减少泼撒损失,便于及时施肥
新华社合肥16日电 安徽省合肥江淮化肥厂职工,与合肥市化工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调查研究,以负责到底的精神,帮助公社社员掌握氨水施用技术和解决施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使社员从不愿意施用这种化肥变为乐意施用。
合肥江淮化肥厂是生产合成氨的工厂,由于当地缺乏硫酸,只能制成氨水供农业施用。工厂在1960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后不久,很多公社、生产队派人前来购买氨水,有的人从百里以外赶来订货。可是没有过多久,购买的人逐渐少了,原来订了合同的生产队,也很少有人按时把货提完。
是不是氨水质量不好呢?厂里经过多次测定证明不是。为了弄清这种化肥不受社员欢迎的原因,工厂党委书记、厂长和技术人员到附近的江淮公社调查访问。他们到田间观察,把社员在晴天、阴天施用氨水的情况,施用时的气温、风向,各种作物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等,都作详细记录;晚上,便同生产队干部和农民座谈,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找到社员不喜欢用的主要原因是对氨水的性质不了解,施用方法不当。施用后,有的作物被灼伤了,有的种子长不出来。
工厂职工知道后,认为帮助社员掌握使用氨水的技术,让氨水充分发挥效用,是自己的责任,决定先在地里作试验,取得经验然后推广。工厂派人和市化工部门的人员到江淮生产大队,和社员一起,选择了几块酸性、碱性等不同的土壤和十多种农作物,将氨水掺兑不同分量的水,进行穴施、间施、泼施等试验,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条件的施用方法,向社员宣传。接着配合合肥市有关部门办了一个氨水施用训练班,向参加学习的公社社员系统地介绍氨水的性质和施用方法,解除他们对氨水的疑虑。
由于这种化肥的使用技术比一般肥料复杂,因此,当附近的公社生产队对每项作物第一次施用氨水时,工厂都派人进行具体指导。去年夏天,江淮公社第一次在水稻田施用氨水,厂里就派人先作示范,再一遍一遍地教,直到社员掌握了施用方法,才离开公社。工厂干部在和社员一起施肥中,发现一些社员在打宕施肥后,不注意复土,就告诉社员不复土会使氨水中的氮素挥发掉,减弱肥效。十五里河生产队,有一次在两块同样的菜地上施肥,所用氨水分量和稀释处理方法都相同,但是几天之后,一块原来生长得好的菜,逐渐由青转黄,而那块原来长得不好的菜却是一片葱绿。社员们不理解这是什么道理。工厂的人员就告诉他们,对同样的庄稼,也要看它的老、嫩不同,确定不同的施肥量。社员接受这个意见,后来施用得很好。
随着社员施用方法的熟练和工厂化肥产量的提高,施用氨水的公社、生产队越来越多。这时,工厂领导考虑到氨水的挥发性和渗透性强,腐蚀性也比较大,如果不为距离工厂较远的公社解决运输问题,一吨氨水从工厂运到农村,就抵不上一吨用。他们便向合肥市有关部门申请调拨了一辆油槽汽车,帮助各个生产队运输氨水。长途运输问题解决了,又和生产队干部研究解决短距离运输问题。过去,社员用粪车和油桶运输,泼撒损失大。工厂干部建议生产队把木箱粪车全部密封,只留一个口径较小的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并在内外涂上沥青或漆,做到不渗不漏,经久耐用。田间运输需要小容器,厂里把耐酸坛借给附近一些生产队使用。
这个厂了解到有些社员购买的氨水,有时一次用不完;有时因为运输关系,到货的日期、数量往往不能完全符合公社和生产队的实际需要;社员还要求在用肥少的季节贮存一些氨水,供用肥多的季节使用。厂里根据这些情况,向中共合肥市委和有关部门建议,在生产队建立氨水贮存池。现在,江淮公社和上张圩[wéi]农场等地已建立了十八个氨水贮存池,其中一部分已开始贮存氨水。
合肥江淮化肥厂职工支援农业负责到底的精神,使社员很受感动。社员们说:“我们只有生产更多的粮食,来回答国家和工人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援”。(附图片)
浙江温岭县大溪区供销社把一批化肥运到农村,支援农业生产
新华社记者 沈楚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