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学习外地经验 改进操作方法 陕西各棉纺厂提高细布质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3
第1版()
专栏:

学习外地经验 改进操作方法
陕西各棉纺厂提高细布质量
新华社西安22日电 陕西省各大、中型纺织厂努力提高三十支纱以上棉织物的质量,已取得初步成就。陕西省纺织工业局最近组织了一次棉布质量评比,评比结果,三十支以下棉织物质量一般保持原有水平,三十支以上棉织物中的细布质量比以前有显著进步。
陕西省各棉纺织厂过去主要生产二十一支纬纱、二十三支经纱等一般织物。近年来,三十支以上的纱布、府绸等织物的生产比重迅速增加,1960年,这些棉织物平均占棉布总产量的19%,1961年上升到33%,今年1、2月份已增加到50%以上。许多纺织厂缺乏生产这些织物的经验,因此产品质量不够好。今年1月中旬,纺织工业部分析了全国棉布的质量,陕西省的八种三十支以下原色棉布中有四种被评为优秀产品,但三十支以上织物都没有达到先进水平。
1月下旬,省纺织工业局组织有关各厂的一些工程师、车间主任和技术员,到石家庄、天津等地纺织厂参观学习。各厂在厂内普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从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循序往上检查,寻找各道工序的质量变化情况。经过检查,找出了三十支以上织物的主要毛病是布面纹路不够清晰。产生这种毛病的原因是纱的粗细不均匀,而造成纱条粗细不匀的原因,是由于一些纺纱机的喇叭口、集合器、木锭子磁碗等许多不为人们注意的小地方不干净;有些纱机上纱条通过的地方粘附了棉腊、飞花、破籽屑等,使纱中的棉结杂质增多。
各厂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总结出一套克服这些缺点和适应纺三十支纱的操作方法,其中包括经常检查粗纱木锭子、集合器和喇叭等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普遍做好清洁工作,操作技术做到标准化等等。同时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各工序工人都为保证成品质量好而努力,如果发现上一工序有了毛病,就立即提出,督促改进。因此,三十支纱以上织物的质量比以前有所提高。
目前,各棉纺织厂都组织了一定的技术力量,继续研究解决布面上还有杂质等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