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在接羔的季节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3
第3版()
专栏:蒙古通讯

在接羔的季节里
本报记者 黄远
初春降临在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蒙古高原。温暖的阳光,照得大地冰融雪化。落叶松脱去穿了一冬的“白衣”,吸着融化的雪水,精神抖擞地迎着朝阳。新生的仔畜,在山脚下棚圈外,东奔西跑,追逐嬉戏。春天是蒙古牧民们接羔的旺季。就在这黄金季节开始的时候,记者来到蒙古中部的布尔省访问。
布尔省的牧民们已经连续四年超额完成了增殖牲畜的计划,这几年里,全省纯增各类牲畜十二万六千头。今年,牧民们计划争取增殖牲畜五万头。
现在,牧民们正掀起接羔的热潮。记者到达省会时,正是2月中旬,那时,全省接羔还只二万七千六百多只,只过了三天,就增加到四万四千二百多只。
我们到“列宁之路”农牧业合作社的桑加汗布格一个居民点访问时,见到母羊一只接着一只在产羔。接羔旺季里的牧民们,紧张而繁忙。由于人手少牲畜多,一个四五个人的接羔居民点,要负责五六百头产羔母羊。特别是男牧民们,白天,他们赶着母畜到牧场上放牧;夜晚,又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下轮流值班接羔。尽管工作是那样的紧张、繁忙,但人们都在积极地工作着。
我们会见了老牧民桑加扎木汗。几年来,他负责放牧的五百多只母羊,只只产羔,全部成活。今年,他为了创造更大的成就,早在去年秋季,就把牲畜放牧得膘肥体壮。现在,为了使母畜和仔畜温暖、舒适地在棚圈里休息,防止疾病,每天总要打扫棚圈,往圈里垫草。当羊羔刚生下来,找不到母畜的奶头时,他就拿着母畜的奶头,放在羊羔嘴里。由于爱羔如子,他接下的一百四十一只羊羔,不仅只只成活,健康肥壮,而且最大的已经有五六公斤重了。关布苏伦是老游击队员,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但还是非常积极地劳动着。去年和前年,他负责放牧的五百多只母羊,也是只只产羔,只只成活。由于他管理得好,创造了“列宁之路”合作社产毛量的最高纪录。今年,他管理了五百七十多只母羊,正在积极做好接羔准备工作。
布尔省的牧民们还在去年秋天配种的时候,为了提高母畜的怀胎率和畜产品的产量,普遍地推广了人工授精的先进经验,全省三十六万头下羔母畜中有十二万七千头进行了人工授精。为了储备充足的饲草,他们出动了许多打草队,打了两万六千多吨饲草,采集了三百多吨有汁饲料。平均每一接羔居民点里,有饲料十吨、麦秸一吨和谷物一吨。饲草最多的“新生活之路”合作社,平均每头母畜有八百公斤饲料。去年冬天,他们又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到几十公里外的山上去伐木,盖了二百多个新的接羔棚圈,使全省所有的母畜有了棚圈。在接羔棚圈里,有存母畜的大圈,有专供接羔的接羔室,有小羔、中羔棚圈,棚圈里还建有日光浴圈。
桑加扎木汗谈起今年的接羔特点时,兴奋地说:“第一,羔畜的个儿特别大;第二,今年的羔畜,住的有棚圈,吃的有饲草、饲料。”说完他指着咩咩[miē-miē]叫嚷的羊羔说:“你看,它们的尾巴长得多肥!”
(附图片)
桑加扎木汗正在喂养今春新接下的羊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