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讨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3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关于中国史学史的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去年4月底接受教育部委托撰写中国史学史教科书(古代部分)的任务,先后开了三次关于如何编写史学史的座谈会。此外,不少史学工作者还在会外提供了意见。
一、关于中国史学史的目的、要求。意见比较集中在如何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问题,多数认为包含有三种规律。
第一种规律是中国社会发展在中国史学发展上的反映,史学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种规律是一定时期的史学跟当代学术文化的交互关系。第三种规律是史学本身发展的规律,这也牵涉到中国史学的特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特别是中国史学的特点问题,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二、关于中国史学史古代部分的基本内容。大多数同志同意白寿彝提出来的史学史应该包括的几个方面:第一是历史观点、史学思想;第二是史料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鉴定分析史料的进步;第三是史书形式的发展;第四是有关史书编写的制度。关于中国史学史究竟应该写哪些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关于历史家、历史著作的选择和评价,许多同志都提出不同的意见。
三、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大家都主张从中国史学起源写起。但是,究竟应该从什么时候写起呢,大家就有不同的意见。至于下限写到什么地方,更有不同的意见。大多数同志主张写到1949年建国以前为止。
至于中国史学史古代部分如何分期的问题,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白寿彝认为可以考虑三个分期的标志:一、以司马迁为划期的标志;二、以刘知几或杜佑作第二个划期的标志;三、以明清之际的王、黄、顾为划期的标志。多数同志认为可以考虑这样一个划期的办法。但是,在更具体的问题上,意见却有很大的分歧。贺昌群提出另外一种划期办法,把中国史学史分为四个时期。
此外,许多同志还对中国史学史教科书的写法提了意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