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小闹钟”的转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4
第2版()
专栏:

“小闹钟”的转变
安徽第一纺织厂西纺车间工人 王继侠
“小闹钟”是车间里闻名的人物。她天真活泼,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唱呀,笑呀,活像个滴滴答答响个不停的小闹钟。人家就给她起了“小闹钟”这个外号。
“小闹钟”的真名字叫钟秀芳,今年十九岁,是安徽第一纺织厂西纺车间宣国英小组的挡车工。别看她年纪小,挡起车来却是呱呱叫。可是三年前,“小闹钟”却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那时,“小闹钟”才进厂,被分配到细纱一组学挡车。开始时,她看到一台台崭新整齐的细纱机,一只只飞转的纱锭,听着轰轰隆隆的机器声,感到一切都很新鲜,东看看,西瞧瞧,老也看不够。日子久了,她对机器也没那么大兴趣了,倒喜欢和相邻的挡车工谈谈天,谈得起劲的时候,连挡车也忘记了。细纱断了头没人接就绞在皮辊罗拉上,整个机器上开遍了一朵朵的银花。每天别人出十两回花,她却要出二十两。生产组长看了真生气,少不了开会批评她,组里的同志也对她不满意。“小闹钟”从此变得沉默起来,干起活来没精打采,好像闹钟断了发条。回花越出越多,生产组长一气,干脆不让她挡车。她也心一横:“反正是这样了,大不了开除我。”
一天,“小闹钟”正靠在车尾上发呆,值班长笑嘻嘻地对她说:“小钟,把你调到宣国英小组怎么样?”她听了大吃一惊:“人家是先进小组呀!我去了别连累人家也落后啦!”
小钟到宣国英小组的第一天,大家围着她又说又笑,这个摸摸她那两条又黑又长的大辫子,那个帮她理理衣服。宣国英也拉着她的手说:“小钟,你到我们小组可得好好的干哪!”小钟望着这一对温和的眼睛,打心里感到温暖,她使劲地点了点头。
开始时,小钟看见小组里的同志都是那样认真地工作,自己也下定决心要做好工作,可是过了几天又忘了,挡车时又和别人讲起话来,再加上好久没挡过车,断头、回花还是很多。小组里有些同志开始埋怨宣国英:“怎么把这么一个‘宝贝’调来呢?”
为了帮助她,宣国英主动提出把小钟调到自己隔壁挡车。宣国英细心观察小钟的一举一动,很快她就发现了小钟的长处——接头快。小钟出回花的原因,她也看在眼里,原来不光因为小钟喜欢和别人讲话,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小钟巡回的时间掌握不好。宣国英把这些记在心里,暗暗盘算着如何帮助她。
下了班,照例大家都围在车子上学接头。宣国英有意识地和小钟站在一起,一面帮助她改正缺点,一面叫大家都来学小钟接头的长处。她一看这么多的“老师”都来跟自己学接头,干得更起劲了,接头速度由每分钟十根增加到十三根、十五根……。小钟越来越爱上了自己的工作,工作一专心,很自然的也不和别人闲扯了。
看着小钟有了进步,小组里每个人也从心眼里高兴。宣国英一面鼓励她,一面主动提出和她订师徒合同,包教保学。从此,人们不但可以在车间看见这师徒俩形影不离,在宿舍里也经常遇到她们在练习操作法。她们在房中把两条板凳当车子,宣国英在前面跑,小钟在后面跟,一个边讲边做,一个边跑边学。就这样,宣国英教小钟学会了掌握巡回的时间和路线。小钟的技术迅速提高了,由原来看四百锭,慢慢的提高到六百锭、八百锭,赶上一般老工人的水平,接头速度也不断提高,创造了每分钟接头二十一根的新纪录。这一下轰动了全车间。车间的黑板报、快报上都登出了这一喜讯。大家都来向小钟学习。
小钟在技术上有了进步,越干越有劲。但光技术好也不能算个好工人,她渐渐的在政治上要求进步了。宣国英知道小钟的心思后,有机会就邀她去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讲刘胡兰的故事给她听。小钟听到刘胡兰在十五岁就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生命时,激动地说:“我都十七八岁了,不应当把自己当小孩看,要严格要求自己。”宣国英又把团章拿给她看,鼓励她争取入团。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和考验,小钟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当团支部书记宣国英告诉小钟上级团委已批准她入团时,小钟眼里含着感激的泪花,握着宣国英的手,好久不知怎么说好,还是宣国英说了第一句话:“希望你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的进步!” (新华社合肥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