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阅读
  • 0回复

表演点滴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4
第6版()
专栏:漫谈话剧

表演点滴谈
如果有人在抗战时期的雾重庆看过话剧,可能现在还记忆犹新。谁能忘记洪宣娇哀伤忏[chàn]悔的独白,傅善祥纵身入火前的呼吁(以上两人为《天国春秋》剧中的人物,由舒绣文、白杨两同志分别扮演),那深沉的潜台词,那化为剧中人的忘我境界,那语言韵律的优美,默契与间歇各种表达方式的巧妙运用,引导观众一同进入创造的境地,观众全心灵投身剧中,和剧中人同呼吸,共哀乐,观众自觉地为他们作解释,作补充。那也真是百看不厌的。
解放以来,话剧剧团的数量和政治质量,远远超过抗战时期。由于工作地区的局限,我很少看话剧,但约略也感到,在这一领域里,有许多新事物。
但深责起来,颇有令人不满足之处。如台上的有些人物,大抵相类,英雄、叛徒,都似曾相识。我曾看见一个颇有才能的演员,饰演《法西斯细菌》、《战斗的青春》、《渔人之家》等剧中的反面角色,这里在时间空间的区别上几乎包括古今中外,在人物身份上,有的是失意政客,有的是汉奸翻译,有的是法西斯特务,但那语调、姿态、习惯动作,却都差不多。又如有些地方吸收戏曲传统表演手法,不甚协调,反而破坏效果,冲淡主题。如我所看的《战斗的青春》,那县委书记一出场,目光四射,来了一个亮相。申斥叛徒一段台词,铿锵[kēng-qiāng]顿挫,有些像汉剧中周天栋同志演的《烹蒯[kuǎi]彻》中的蒯彻的独白。结果观众反而从紧张的冲突中溜出来,思索这位闯入者的格格不入的情调。又如我在收音机中收听《蔡文姬》,虽然也领会到演员的创造性,但也觉得大多数人常用一个调子讲话,那抑扬顿挫,有些像是导演统一规定了似的。
 湖北武汉 章小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