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淮南矿务局注意发扬技术民主 采区开拓设计方案较前经济合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6
第2版()
专栏:

淮南矿务局注意发扬技术民主
采区开拓设计方案较前经济合理
新华社合肥24日电 淮南矿务局谢家集二矿曾经进行一场关于采区开拓设计问题的争论。
争论的内容是关于这个矿五采区的巷道布置问题。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主张采取分组小联合的办法,就是将二至三层煤层划为一组,开辟一条运输道,联合在一起回采。另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则主张采取集中大联合的办法,就是把二至三层煤层划为一组,再将两组以上的煤层组合起来,开一条运输能力比较大的运输道,联合在一起回采。
这两个办法各有优点。到底采用哪一个办法好呢?谢家集二矿组织全矿工程技术人员、区长、队长和一部分老工人讨论,又到与五采区地质条件相同的一、二采区观察、比较。最后,大家认为根据五采区的地质条件,实行集中大联合比实行分散小联合具有更多的优点,因为它投资少,巷道工程量少,生产能力大,可少留煤柱,多采煤炭,运输系统简单,机械设备和生产用的辅助工少,巷道便于维护。这场争论是在两年前发生的。五采区两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在这个采区实行集中大联合的确比较经济合理。
谢家集二矿的这个事例,是淮南矿务局近几年来在进行采区开始设计中发扬民主作风的一例。类似这样由领导生产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充分讨论开拓设计问题的事例,在淮南各矿经常可以碰到。
淮南矿务局各矿,都是多煤层的矿井,煤层之间的距离很近。几年来,这个局由于在采区开拓设计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找到了一套更加适合于淮南煤层情况的开拓布置方法。比如,根据煤层厚薄不一,倾斜度大小不同,煤层之间远近距离不等的情况,分别采取了分组小联合布置和集中大联合布置的办法,把两层以上的煤层联合在一起开采,改变了过去一个煤层一个煤层地开采的方法。再加上其他的改进,这几年新开拓的采区基本上达到生产能力大,掘进工作量小,获得煤量多,运输系统简单,安全环境好的要求。据统计,全矿务局从1958年至1961年的四年中,平均每采一千吨煤的掘进工作量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平均下降23%,采区生产能力由过去的日产八百吨左右增加为一千吨到一千五百吨。
煤矿进行采区开拓设计,事先要了解采区煤层的变化情况,要考虑投资和设备条件、移交生产的期限和施工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因素。有些工程师在草拟设计方案前后,主动找群众商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尽量使设计做到经济合理。淮南矿务局对于一些善于依靠群众做好开拓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鼓励表扬,号召大家学习。矿务局的领导干部经常参加各矿召开的开拓设计讨论会,启发和引导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教育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既要重视多数人的意见,也要重视和研究个别人的不同意见。在一个采区开采结束以后,矿务局又帮助矿、区发动群众,从建设、生产、安全等各个角度,评定设计的好坏,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行这些工作的结果,不但逐步提高了开拓设计的质量,也使技术民主的空气日益浓厚。工程技术人员、干部、老工人们,往往为了一个采区的开拓或采区里一条巷道或车场的布置,围坐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一旦意见取得一致以后,他们又心情愉快地按照一致的决定办事。
淮南矿务局的采区开拓设计,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不够细致,施工中遇到地质条件变化不符设计估计的情况时不能及时修改等等。矿务局正在改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