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阅读
  • 0回复

胡琴声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7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胡琴声里
李观鼎
读3月13日人民日报二版,看到一则动人的故事:一个星期日,当北京某部“猛虎连”副连长张庆云正想去俱乐部玩的时候,忽然被一阵二胡声吸引住了。他知道八班战士彭怀发是个二胡迷,可是今天拉出来的声音吱纽吱纽像是锯木头,失去了往常那种轻松愉快的情调。他走进房子,果见彭怀发坐在床沿上心不在焉地拉琴,两眼呆呆地望着窗户。一问,才知道他父亲病了。副连长安慰了战士。不久,彭怀发接到家中来信,说父亲的病好些了,寄回来的十块钱也收到了。他看了信十分惊奇,这才想起副连长和自己谈话的事。
假日,听见琴声,这是顶普通的事。然而张庆云同志却从琴音里听出自己要做的工作。他没有放过这似乎很平常的
“小事”,追问的结果,知道自己的战士遇到了实际问题。除了安慰战士外,他还设法寄钱,给以具体的帮助。什么才叫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不是很好的说明么!
这位副连长的心是这样地细,竟至达到了“知音”的程度,绝不是偶然的。倘若不把关心同志当成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勤于注意实际事物,这样做是不可想像的。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么?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看来,张庆云同志是深明此义的,并且在自己的行动中切实贯彻实行,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革命战争中那成千上万的细心人:半夜,连长起来给战士盖被子;灯下,班长给“小鬼”补鞋;行军路上,师长把马让给病号骑;露营休息,老兵帮新兵擦枪……我们不能小看这些,因为这是我们革命力量能更加团结和不断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