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内蒙古防治布鲁氏菌病获成效 病区范围缩小,重点病区的病情发展得到控制。在经过检查的病人中,百分之八十左右已经治愈或者病情好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8
第2版()
专栏:

内蒙古防治布鲁氏菌病获成效
病区范围缩小,重点病区的病情发展得到控制。在经过检查的病人中,百分之八十左右已经治愈或者病情好转
新华社呼和浩特27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过去流行比较广泛的布鲁氏菌病,近年来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病区的分布范围和流行特点已经基本上查清。经过防治,病区范围缩小了,重点病区的病情发展得到了控制。在经过检查的病人中,80%左右已经治愈或者病情好转。
布鲁氏菌病又名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这种病的病菌是英国医学家布鲁氏1886年在地中海马尔他岛首先发现的,以后在世界各国和我国的内蒙古、东北、西北各地都有发现。据记载,内蒙古早在1935年到1938年就有这种病流行。人患了这种病后,将丧失健康,逐渐失去生育能力;牲畜患后,体质瘦弱,失去生殖能力,母畜容易造成不孕或流产。因此,防治布鲁氏菌病是关系内蒙古自治区人畜两旺的大事。
自治区卫生部门和畜牧部门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互相配合,全面安排,在人畜间采取了综合性防治布鲁氏菌病的措施。在病人的治疗方面,实行了中西医相结合、重病集中治疗和轻病分散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在预防工作方面,近几年来每年都在防治的地区,以牧民、接羔保育员、畜牧兽医人员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为重点,预防接种布鲁氏菌活菌菌苗。1961年就接种了一百多万人次。哲里木盟扎鲁特旗经过预防接种以后,发病率比接种前下降了90%以上。锡林郭勒盟阿巴嘎[gā]旗第四公社接种的三百三十三人中,一年后只有一人发病。此外,鉴于这种疾病主要流行在牛、羊、猪等牲畜之间,它的感染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染和食物传染,因此各地在冬春接羔育羔季节,以接羔员和育羔员为重点,加强了个人防护工作;同时对牲畜加强了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近三年来,还给近五百万头(只)牲畜作了检疫,部分牲畜在检疫后实行了分群饲养,使畜间感染率有了显著下降。对病畜,特别是对病羊流产的胎盘、胎羔、羊水等污物,实行消毒和深埋处理,也切断了病菌的传播途径。
由于实行这些综合性防治措施,病区范围缩小了,许多重病区已控制了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昭乌达盟翁牛特旗在1957年有十五个乡、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个生产大队发生布鲁氏菌病,现在只有一个公社、两个生产大队有这种疾病。哲里木盟开鲁县小街基人民公社炬兴大队由于坚持实行防治措施,已治好了现症病人,消灭了羊只因患这种疾病而造成的流产现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