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铜山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8
第3版()
专栏:阿尔巴尼亚通讯

铜山行
本报记者 李楠
二十多年以前,住在阿尔巴尼亚北部深山中的一个饥寒交迫的名叫布罗齐的人,向斯库台城的一个雇主找工作。雇主博里齐给了他一块石头,告诉他说,如果他能找到像这样的石头,就有工作给他做了。为了活命,这个农民翻山越岭,到处寻找使他有活可做的石头。一天,他看见一条河岸上的岩石在太阳照耀下发着光采,他终于在这里把同样的石头找到了。雇主果然雇了布罗齐,开设了一个五六个人的简陋工场。但开采不久,就歇业了,因为他们找到的这种石头不多。这五六个工人又到处去寻找这样的石块。他们想,只要有更多这类的石头,场主就不会停工。就这样,这几个劳苦人民凭着求生的愿望和顽强的劳动,发现了阿尔巴尼亚有名的铜矿。
我们在卢比克矿区看到了这位年已六十的布罗齐老人,他体格魁梧,精神健旺,向我们重话旧事,不禁感慨万千。我们沿着他在找矿石时攀登过的山头,坐着汽车前进。这一带山峦起伏,涧谷幽深,道路奇险。突然,阴云四合,大雪纷飞,路愈加泥滑了。路旁到处有熊熊篝火,这是伐木者在取暖休息。运矿石的载重汽车迎面长啸而来。我们到达了拔海一千米的库尔布涅斯矿区。
矿场在白云深处
库尔布涅斯矿区是解放后新发现、1960年建成的矿区。机械化的露天采矿场竟是在高峰下面,白云缭绕。一座每天加工五百吨矿石的现代化选矿厂设在半山腰上。峥嵘的悬岩直指天际,高峰四合,只剩下一块狭小的天空,一条湍急的溪水在下面奔流。公路、矿场、厂房、工人住宅、俱乐部、学校,都建筑在白云深处。把这块险峻的山区建得这么精巧美丽的原来是四百名建设者,几乎全靠双手劳动,所用时间也不过两年。陪我们来的公司经理对我们说:在这深山绝岭的条件下,这种建设速度算是罕见的战斗速度了。
拖拉机和推土机在陡峻的山头来往,汽车在半山上盘旋,这是工人们在辛勤努力,把矿石从高山上采下来,经过重重精选,再运送到四十多公里外的冶炼厂去。
炼铜厂设在卢比克矿区。这座炼铜厂开办在解放前。那时,意大利资本家听到这里发现了铜矿,立刻伸手进来,他们先建立了一座天主教堂和几幢供管理人住的舒适住宅,但却只盖了一座极其简陋的炼炉。意大利人一共只炼了不足三十吨铜,这里就完全荒废了。在阿尔巴尼亚建立了人民政权以后,卢比克炼铜厂才得到了新生,现在它的产量比解放前增长了几十倍,自己的技术干部培养出来了,卢比克山区也逐渐繁荣起来。日日夜夜从炉口吐出来的铜成了阿尔巴尼亚的重要财富。
厂长的故事
在选矿厂,我们遇见了厂长布纳,他是一个二十八九岁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向我们叙述了自己掌握技术的经历,也讲到了他辛酸的过去。
在若干年前,这一带山区是最封建最落后的地区,当时盛行着一种由封建主煽动起来的彼此残杀的风气。布纳的父亲偶然打死了别人的一条狗,这就变成了一件必须用血偿还的仇恨。但是他的父亲不久就被另一家因为更上一代传下来的仇恨事件杀死了。这样,打死狗的事件没有了结,于是这家的仇恨就记在儿子的身上。少年的布纳曾经好几次落在仇家的掌握中,都幸而逃脱了。如果不是解放的话,他无论如何都逃不脱悲惨命运。
解放给山区带来了光明,挽救了这位农家少年的生命。布纳懂得了生活应走的道路,他来到正在恢复的铜矿作工,参加了工人阶级的队伍。他一面工作,一面努力学习,逐渐成了熟练技术工人。当1958年修建新的矿区的时候,他和另外十一个人一道被派去学习选矿技术,毕业后担任了技师和厂长。
年青的厂长知道阿尔巴尼亚人自己掌握技术和学会管理生产的重要。工厂和矿区开办了各种训练班,有一百五十多名工人在学习。工厂和矿区的各种竞赛运动蓬蓬勃勃。四个工作队获得了社会主义劳动队的称号。高山顶上红旗飘,熔炼炉中铜水流。这里的阿尔巴尼亚人竞赛和学习的雄心比炉火还旺。
藐视困难
从去年到今年,这个山中矿区也像其他的企业一样遇到了不平凡的年头。党提出来要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解决问题,坚持下去,发展生产。
自己解决机器的配件设备是生产不停顿的一个关键。矿区经常需要的配件和设备共有四十九种。这样多的设备和零件从国外买进来再运进来,不仅麻烦,而且有时买不到还要误工。今年1月,矿区请来了全厂的代表和其他地区代表一起,商量该怎么办。人们替这种大家商量的办法取了一个名字:人民谘询会议。代表们说,不会用钢来制造,就用铁来造。铁造的用不到一年,用半年也好,总之困难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解决。这样,四十九种中已有四十四种完全可以自己制造了。现在这四十四种中有的已经造成运来了。
工厂门口正停着一车新的浮选机上运用的螺旋桨。公司经理指着这批配件说:“这就是我们自己用铁制造的,还可以使用,现在有这个需要,我们也有这个可能,就自己动手做起来了”。
我们遇到了这个工厂过去的总机械师格卡。几年前工厂保送他去学习,今年将在地拉那大学毕业。这个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像每个山民一样质朴,十多岁就在工厂劳动。一个工人悄悄对我说,他是劳动党的候补中央委员。他正在设计一部新的炼炉,能力比原有的炼炉大两倍,原来准备进口,但现在已决定由工厂自己制造了。工厂制造这样大的设备是有困难的,但是正如这里的一位老矿工所说的,在山鹰般的人民面前,困难算得什么!
壮丽的前景
阿尔巴尼亚的铜矿区提出了一个响亮的任务,要在今年达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的水平,向高山索取原定1965年的铜产量,支援国家的建设。
当讨论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时,职工们一致提出依靠集体的力量,再建设一个新矿区。现在这个新矿区已经大体准备就绪,第二季度就可以开采。一个新的能炼纯铜的精炼厂已在筹备,大约两年后就可以完工。
巍峨的铜山象征着人民的幸福。壮丽的铜山面对着远大的前景。(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