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 分期分批地全面治理 乌鲁木齐河灌溉实效逐年扩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9
第1版()
专栏: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 分期分批地全面治理
乌鲁木齐河灌溉实效逐年扩大
十一年来陆续修好的水库和渠道,基本上能控制和利用夏季洪水和渗漏后重返地面的泉水,使灌溉面积增加十倍多;去冬今春又集中力量提高尚不完善的田间渠道工程标准
本报乌鲁木齐28日电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各族人民,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稳扎稳打地、有步骤地、分期分批地全面治理乌鲁木齐河,经过十一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这条河流灌溉农田的面积,从原来的六万亩扩大到六十九万亩。
这条河流是由驻乌鲁木齐地区人民解放军部队和当地各族人民在1950年冬天开始治理的。目前,全河十三座库容总量达二亿多立方米的中小型水库、六十多公里长的混凝土渠道以及干砌卵石、片石渠道等主要工程已经基本完工。这些工程和近年来新修或改建的一千一百多条田间渠道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灌溉网。它能基本上控制并在很大程度上利用夏季洪水,利用渗漏流失后又在下游上返地面的泉水,使乌鲁木齐河灌区的灌溉面积比解放初期扩大了十倍多。1961年,乌鲁木齐地区严重干旱,但全灌区粮食和蔬菜总产量仍比收成好的1958年大幅度增长,这和水利工程修得好、管得好、用得好有密切关系。
乌鲁木齐河的各种治理工程,是采取国家投资、水利专业队承办,集体投资、社员兴修,以及国家、集体共同投资等三种形式兴办起来的。为了贯彻修好、管好、用好的精神,沿河各受益单位,从工程开始兴修时,就不断从各方面加强了管理工作。目前全灌区已培养出工程管理和灌溉管理专职干部二百五十多人,基层管水人员一千六百多人,建立了管理整个灌区的乌鲁木齐河管理处、各级管理站(所)及浇水组等,使整个灌区逐步形成了一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机构。各灌区并设立了工程养护队,推行了管理责任制,从而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现在,整个灌区已基本上改变大水漫灌、串灌的习惯,在普遍实行畦灌的基础上,又逐步推广先进的沟灌和沟植沟灌的办法,每亩地平均灌水定额由1957年的五百五十立方米,降低到四百立方米。
乌鲁木齐河骨干工程已达到了较高标准,灌区整个渠系也已基本配套;但是,灌区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内部的支渠、斗渠、农渠、毛渠等工程设备还不太完善,有些土地还没有平整,还不能达到较高的灌溉标准。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水利工程的效益,全灌区人民去冬以来,又掀起了以整修渠道、水库为中心的冬季水利活动,把整修河渠的主要力量用在提高社内、场内的水利工程标准方面。到3月初,沿河十三座中小型水库已经基本整修完毕,蓄水一亿二千多万立方米,各级渠道的整修计划也已半数完成。数千名各族社员和农场职工,还在拉运沿河一带的片石和河床卵石,将原来的部分土支渠改建为干砌卵石或片石渠道。这些工程完工后,今年灌溉用水量将有进一步增加。
(附图片)
一里多长的悬空大渡槽,是水库输水到干渠——和平渠的重要孔道。这是乌鲁木齐河管理处工作人员正在作放水前的检查
新华社记者 岳国芳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