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上海话剧界活跃 剧目题材丰富多样表演手法也有新尝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9
第2版()
专栏:文化走廊

上海话剧界活跃
剧目题材丰富多样表演手法也有新尝试
新华社上海28日电 上海有九家剧场正在同时上演话剧。剧目题材丰富多样,一些剧团在表演手法上也作了新的尝试。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目前在三家剧场演出的有他们自己创作的新话剧《珠穆朗玛》、从戏曲折子戏移植过来的小戏《三打》(《打城隍》、《打豆腐》、《打新娘》),以及发源在上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方言话剧《珍珠塔》、《金钱世界》等。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和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正分别演出欧阳予倩的历史剧《桃花扇》、阿尔巴尼亚名剧《渔人之家》,以及儿童剧《枪》和苏联童话剧《小白兔》。此外,远道而来的吉林市话剧团也在上海演出《一仆二主》。
选择一些戏曲中的折子戏改编为话剧,这是近年来上海话剧界正在探索的一种新样式。去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曾经演出过《打面缸》、《张古董借妻》;不久前,上海电影演员剧团也演出了《柜中缘》。
这些戏摄取戏曲的身段、念白、具有戏曲传统风韵,但又不是简单的模仿,仍保持着话剧动作和语言的固有特点。现在上演的《三打》,选择了讽刺喜剧的形式,但各有不同风格。《打城隍》描写三个游手好闲的秀才逃避徭役的故事,夸张地表演了他们好逸恶劳、勾心斗角的丑态。三个秀才先后到城隍庙去求城隍保佑,而且异想天开,假扮城隍、判官、小鬼,想借此蒙混,结果都挨了打。全剧动作节奏鲜明,特别是三次打城隍都用明场处理,充分发挥了闹剧的特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