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苦练出硬功——彝族战士龙显珍成为投弹能手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29
第2版()
专栏:

苦练出硬功
——彝族战士龙显珍成为投弹能手的故事
杨汾
梁中玉将军听说某步兵团有一位出色的投弹手,能掷远七十六米,在三十米的距离上,投直径一米的靶子,弹无虚落,就特意去看望他。虽然到了冬天,亚热带的太阳还那么炙人,运动场上的龙显珍早已汗流浃背。只见他轻握弹柄,紧跑几步,后腿一蹬,腰板一挺,手榴弹带着一声呼啸,脱手而出,越飞越远,好一会儿,才见一个小黑点“噗”地一声,远远地落在大操场边的草坪上。用皮尺一量,嘿!投弹距离整整七十八米!将军对他超人的膂[lǚ]力赞不绝口,参观的同志也夸他是一个练出真本领的人,说他“一只臂顶得上一门小钢炮”。
龙显珍是副排长,共产党员。他生长在佧佤山北、怒江东岸一个叫做南木蒜村的山寨里,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名的彝族老猎手。七八岁起他就和小伙伴们钻进密林用弩弓射鸟,用石块袭击野蜂窝,十一二岁就跟父亲学放火枪猎马鹿,下扣子套麂[jǐ]子,爬上七八丈高的悬崖去采人参[shēn],捉黄羊。庄稼成熟的季节,他和父亲在地中间搭个窝棚,一连二十多天守在窝棚里,搬来拳头大的石块堆满整个棚子,白天驱雀鸟,夜间每隔半柱香的工夫,父亲就唤他起来,东打一块石头,西打一块石头,石块打在远处树林里,发出一阵巨响,吓得野兽不敢近前。就这样,自小练出一副刚劲有力的臂和腿,十三四岁就能提着大南瓜走一百多里山路,抡起十来斤重的斧头,能将一抱粗的大树劈成烧柴。
1955年,十六岁的龙显珍已经长得又结实又剽悍,破例地被批准入伍了,这一年,他担任连部通讯员,每天工作之余,也参加步兵班苦练军事技术。他最喜欢听干部们讲战斗故事。一次,排长吕丑则向他讲了本团英雄司号员的故事:抗日战争初期,小司号员田占元只身潜入临汾城楼,吹起敌人号谱,将一个连的鬼子兵调集在城楼下,他从容地解下腰间手榴弹,一顿痛打,炸死炸伤鬼子几十名。吕排长告诉他:“手榴弹是近战最有力的武器,投在敌人丛里,一颗弹可以杀伤十几个敌人,我们部队过去能用低劣武器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借助于手榴弹的威力可不少。”尤显珍十分敬佩这位英雄号兵,决心练好投弹本领来保卫亲爱的祖国。可是当他拿起这头重脚轻的家伙时,就觉得有些不顺劲儿,才一撒手,那东西在空中翻着筋斗,还不到二十五米就栽到地上了。他有些纳闷:练这东西比驯服山猴子还难!连长王金保过来对他说:“牛不会犁田不中用,战士不会投弹可不行!”当场教了他一些投掷要领,又鼓励他:“功到自然成,手榴弹不欺苦练人!”从此,每天清晨,他打水扫地完毕,就提着手榴弹到操场上去练习,膀子练疼了,也不休息。他抱着一个信念:“只要舍得出憨力,功夫一定会练到手!”果然,这年团里举行的“八一”运动会上,投弹比赛他名列第三。他虚心地向投弹冠军苏绍均请教了一些锻炼臂力的方法,于是,举石锁、伏地挺身、杠上引体向上就成了他天天必练的项目。第二年,他居然夺得了全团投弹冠军。在师运动会上,也获得了第三名。师的一位参谋见他投远的潜力很大,就对他说,光使憨力还不行,应该有正确的练习方法。指出他的缺点是腰腿配合的不好,建议他锻炼长跑和短跑。为了学会助跑,他就在地上量出步度,用石灰划出线条,反复苦练。他的腿力越练越强,百米赛达到二级劳卫制,马拉松也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这对投弹有很大帮助。1958年元旦,他以六十一米的成绩,获得全师投弹冠军。参加军的运动会,也是投弹第一。接着又以军区投弹亚军的成绩,被选拔为参加全军运动会的代表。
真正艰巨的锻炼开始了。在教练的指导下,他改进了握弹法,加大了运动量:用右手将四十公斤的石锁一气举起十次;在六十米的距离外,一天之内要投弹数百次。在手榴弹出手的一瞬间,全部力量都集中在膀子上,全身的血液都冲向指尖,不到两天,右臂肿得跟小腿一般粗,指尖开了无数道裂缝,渗着鲜血,火燎一般地痛。这时候,他产生了一些畏难情绪。领导上安慰他,鼓励他,要他克服困难,坚持锻炼。于是他将热水袋缚在臂膀上来减轻疼痛,实在疼得受不住了,就将手压在身下暂时止止疼;吃饭捏不住筷子,就找个小勺子一点点往嘴里扒。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着锻炼,一个星期过去后,肿消了,烧退了,手上好像忽然添了百磅力量,投弹成绩迅速上升到七十二米。在云南省运动会上获得第二名。在全军运动会上,他获得五项全能比赛第三名。1960年参加军事障碍比赛,获得了第二名,其中投弹得满分。
1961年,龙显珍担任了连队的副排长。他积极响应了林彪元帅提出的“天天练”的号召,带领全排同志苦练二百米内的硬功夫。他常说:“若要庄稼长得好,每天地里走三遭。”因此,他在每天训练之余,仍然坚持举重、推铅球、投弹、练标枪,从不间断。手榴弹已经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他明白要想巩固和继续提高现有成绩,就得天天和这“老朋友”见面握手。“老朋友”真的没有辜负他的苦心,在这一年里,他到底把投弹成绩进一步提高并稳定在七十六米,还一度达到七十九米,获得了“赛钢炮”的光荣称号。全排在他的指导下,个个热爱投弹,成绩也飞速提高起来,全排平均每人投远五十七米。1959年入伍的战士唐金顺,一年之内也由掷远三十多米提高到六十一米。
(新华社昆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