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田间道路占地过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30
第2版()
专栏:地方报纸上的读者来信

田间道路占地过多
最近,我到山西大同市郊口泉公社窑子坡大队,就减少田间道路占地的问题,作了一次调查。
窑子坡是个背山面川的小村庄,共有三百四十七口人,一千七百零一亩耕地。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胶轮车代替了板车,成为当地的主要运输工具。这个村原有的四条马车道,由于平常维修不够,有时阻碍通行,不少车辆只得绕着道走,使道路越走越宽,单车道变成了并车路,有些地方还可并行三辆马车,因此占了不少耕地;原有旧道行车后,由于长期没有维修,路面破烂,行人只得从车道两旁踩开了两条人行道,而且越走越宽,地边上的庄稼被糟踏了。
另外,田间地头原来有人行小道,可是有些人为了走近路,从田间斜插过去,毁坏了青苗。这个村还有四条不受益的渠道,也变成了人行道。
据不完全统计,加宽和增多的道路,共占用耕地二十五亩,占全大队总耕地面积的1.4%。这些土地大多是好地,既近便又肥沃,践踏毁坏,实为可惜!按每亩平均产粮一百五十斤计算,全年就要少打粮食三千七百五十斤,平均全村每人少得十多斤。看来,这是一件值得引起重视的事情。
去年秋收以后,窑子坡大队采取了修地和修道相结合的办法,已将二十五亩耕地恢复。具体作法是:
一、固定了旧有的四条大道,加以整修,保证行车畅通无阻,防止绕道占地。其余两条可有可无的新开车路和四条不能受益的渠道都已填平,计入耕地面积。
二、大道只留一车宽(汽车可以通行),路两旁的人行道只留一条,每隔三十多丈留一个避车的地方。
三、田间人行斜道全部取消,凡人们惯走的路口,标设障碍物,平常下地走地埂。
四、结合整修土地,维修道路。土地高于路面的,即加培地埂;路面、土地相平的,每隔三丈左右,开一条一尺见方的小沟,防止车辆进入地内。
五、开展宣传教育,向社员讲清利害,使大家共同爱护集体的土地。
中共大同市口泉区委员会 杜宇(原载山西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