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阅读
  • 0回复

第一代藏族话剧演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3-31
第2版()
专栏:

第一代藏族话剧演员
新华社记者 周建英
在首都民族文化宫剧场里,第一次响起藏语话剧的对白声。这是上海戏剧学院藏族表演班刚刚结业的青年演员们,正在为出席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代表们演出他们的毕业公演节目《文成公主》。观众们怀着很大的兴趣,耳朵上戴着“译意风”,观看他们的演出。有的人索性摘下耳机,尽管他们听不懂那些藏语,但也愿意直接欣赏一下演员们宏亮而美妙的语音。当舞台上出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举行结婚大典的场面,帷[wéi]幕徐徐降下的时候,观众们起立鼓掌,热烈庆贺演出成功,庆贺西藏高原上第一代藏语话剧演员的诞生。
两年前的初冬,有二十九位西藏的青少年不远千里来到上海。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是过去呻吟在西藏反动贵族和头人皮鞭之下的奴隶和牧民。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把他们送来准备培养成为话剧人才。这些青少年都会一些歌舞,但好些人是文盲。当他们把行李搬进上海戏剧学院学生宿舍时,不禁喜悦地交头耳语:“想不到我们竟成了大学生!”
但是,上课不久,却一个一个都发起愁来。师生间语言不通,有些教材虽然由几位懂汉语的同学转译了大意,却又弄不清业务名词和概念的涵义,教师举些事例来作譬喻,而学生连有些事例本身都没有见过和听过;去观摩戏剧和电影,看到别人精湛的演出,他们在羡慕的同时,又叹息自己没法学会这个本领。有一回,师生们去郊区人民公社帮助农民秋收,西藏来的学生出色的劳动得到社员们连连夸奖,但临回校时,突然一个叫旺堆的男学生用恳切的语调请求教师:“让我留在这里劳动吧!我是劳动的好手。”教师惊讶地问他为什么,他痛苦地用拳头打自己脑袋:“我是最笨的人,学不了话剧。”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经过深入了解,果然,发现旺堆的想法代表了班上大多数人。
有一次,教师要大家做一个表演练习,想一想“你的父母在做什么?”并且表演出来,这时,旺堆在一旁侷促不安,眼泪盈眶。教师详细地问了他的情况,才知道这个从八岁起、当了二十年奴隶的青年,他的双亲早就在野蛮的农奴制度压榨下死去了。旺堆难受地说:“我连这些一般人共有的生活体会都没有,怎么能演戏呢?”困难还不只这些。上形体课要学芭蕾舞,可是旺堆和他的同学连做一个立正的姿势也感到吃力,因为长年累月的苦力生涯把他们的背压驼,膝盖压弯,一堂课下来,浑身酸痛。同学们痛恨过去的反动农奴制度摧残了他们的健康,剥夺了他们学习文化的权利。在他们的心中产生着一种痛苦的怀疑:已经成为“笨人”,还能不能学成演员呢?
真是“最笨的人”吗?真的不能当文化艺术的主人了吗?学院党政领导和教师研究他们的情况以后,决定先帮助这些学生消除思想上的障碍,树立信心。于是,他们开始学习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人民创造人类历史的道理。他们起初接触这些道理,还半信半疑。教师就用他们有着丰富的生产知识,能歌善舞,会逼真地表演熟悉的事物,能快速度地学会汉语等等具体事实,证明他们是有智慧和才能的。经过讨论和深思,他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文化知识都是我们这些曾经被认为卑贱的人所创造的。我们一定能重新掌握它们。”后来,他们又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件,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将首先为站起来的西藏百万农奴服务,将要教育、团结各民族人民,去打击和消灭敌人。
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化成无穷的动力,策励他们去战胜各种困难。他们一变过去沉默不语的状况,上课时大胆提问,记笔记时汉文、藏文、拼音字母和画符号一起“上马”,教师也一面学习藏语,一面改用图解和示范表演的办法教课。他们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学生像沐浴在阳光中的新苗,日夜生长。平时,甚至星期天,学生们也总在草坪或走廊上三五成群地研读剧本,翻阅文艺书籍;排练室里时时地传出朗朗的对白声,舞蹈厅里也不断地有人在练功。许多演员日夜苦练,纠正着残留在身上的形体缺陷。
为了观察生活现象,丰富各种感性知识,他们经常演小品、创作短剧、打球、看戏,并且随时随地结合专业需要,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不久,这个班在学习、思想、团结和卫生各方面都很出色,被评为全校的先进集体。他们创作的《雪山怒火》、《农奴的自述》等剧,在下乡下厂演出时都获得好评,而其中自认为“笨人”的旺堆,在学业上进步特别显著。他的表演课成绩是全班最优秀的,他演受苦的劳动人民常常感动得观众流泪,演反面角色又使人看了切齿痛恨。有一天,他终于欣喜地跑来对教师说:共产党和毛主席教我们又从“笨人”变成了聪明人!
最后一学期,他们决定排练《文成公主》作为毕业公演剧目,大家都表示要认真演好这个戏,来向全世界人民说明汉藏民族在历史上早就是一家人。他们以冲天的干劲进行排练。缺乏历史知识,就请专人讲历史课,观摩历史剧,参观博物馆,来了解千年以前古人的生活风貌。他们还在中国古典舞教师指导下,学习水袖、台步和身段。饰演文成公主的十八岁的姑娘强巴,从背台词到走圆场,一句一步都费了不少心血,同学们还不断对她提出严格要求,要她“一定把文成公主演成完美的人物”。饰演李道宗的索朗绕登,克服平时说话快的习惯,经常闭门高声而有节奏地朗读台词,他要把这位唐朝贤明大臣的气质和风度,通过语调和举止表现出来。自幼就过着悲惨的小喇嘛生活的洛桑次仁,为了表演好藏王松赞干布爽朗愉快的大笑声,就在每天清晨和课余找一个空荡的地方仰天练习大笑。有一天,他听见自己发出了自然的悦耳的笑声,就兴奋地去告诉他的同学们说:我真的学会幸福的笑了!
《文成公主》现在已经成功地演出了。这些第一代藏族话剧演员用他们的艺术劳动结晶,为从农奴制度下解放出来的藏族人民的美好生活再一次提供了有力的见证。
(附图片)
最近毕业的上海戏剧学院藏族表演班学员,在表演藏语话剧《文成公主》。这是文成公主(强巴饰)和松赞干布(洛桑次仁饰) 
新华社记者 黄景达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