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北方冬小麦历年春霜冻害的初步分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01
第2版()
专栏:

北方冬小麦历年春霜冻害的初步分析
侯农
编者按:据中央气象台分析,3月下旬到4月中旬,北方部分麦产区将有晚霜出现。
北方麦产区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3、4月份,正是小麦拔节、孕穗时期,要求气温比较高。如果气温突然下降,会使小麦受到冻害。
为了帮助各地研究冬小麦春霜冻害发生的规律,因地制宜地做好防霜冻的准备工作,减轻霜冻对小麦的危害,特发表这篇文章,以供参考。
晋、冀、鲁、豫、陕、苏北、皖北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简称北方冬小麦区)。从冬小麦的整个生长期看,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是适宜冬小麦生长的,但也有不利的天气因素,主要是春季的干旱和霜冻。春霜冻害几乎年年都有,只是程度不同。建国十二年来,北方冬小麦区曾发生过五次较大范围的严重春霜冻害,其中以1953年4月12日霜冻范围最广;1954年4月20日霜冻发生最晚;1958年3月29日霜冻强度最大;1960年4月1日和1961年4月9日两次霜冻,冬小麦受害也比较严重。
根据北京、天津、太原、西安、郑州、济南、徐州和蚌埠等三十七个气象台(站)记录的历年前期的温度和降水情况,结合历次霜冻资料和冬小麦实际冻害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我们初步认为北方冬小麦历年发生春霜冻害,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第一,历次冬小麦发生春霜冻害的原因,大多是西伯利亚冷空气侵袭后,急剧降温和辐射冷却所引起的混合霜冻(即平流—辐射霜冻)所造成的。因此往往是同一时间大片地区出现霜冻。
第二,霜冻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和出现时间越晚,冬小麦冻害程度也就越重。例如1953年4月12日冬小麦发生严重冻害,就是这三个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1954年4月20日出现的霜冻,虽然霜冻强度不大(最低气温一般都在摄氏零度左右),但此时冬小麦春化阶段已经结束,植株抗寒能力显著减弱,因此冬小麦冻害也比较严重。而1958年3月29日出现的霜冻,虽然发生的时间较早,但由于霜冻强度较大(最低气温一般都在摄氏零下三到八度),冬小麦同样地发生了严重的冻害。
第三,早春偏暖的年份,则晚春冬小麦发生冻害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近十一年来北方冬小麦区历年2、3月平均气温和冬小麦等作物冻害面积资料分析,1953、1954、1955、1958、1959、1960和1961年2、3月份平均气温为正距平(即偏暖),其余四年为负距平(即偏冷);而历年冬小麦等作物冻害面积,则以1953、1954、1958、1960和1961年较大,都在一千五百万亩以上,1953年接近一亿亩;1956和1959年次之;1951、1952、1955和1957年较小,冻害面积在一百万亩以下。对照以上资料,不难看出,凡是2、3月平均气温为正距平的年份,则冬小麦冻害面积较大(仅1955年例外);反之,凡是2、3月平均气温为负距平的年份,则冬小麦冻害面积较小。这与“冬暖易春寒”的民间谚语基本一致。这是因为2、3月气温偏高,会促进冬小麦提前返青、拔节,抗寒能力相应降低,因此晚春冬小麦发生冻害的可能性也就会增大。
第四,冬春雨雪偏少的年份,则冬小麦有可能发生较重的春霜冻害。低温是决定冬小麦发生冻害的主导因素,但是干旱能加剧低温的冻害作用,增大霜冻害发生的可能性。近十一年中,1952—1953、1954—1955、1957—1958、1959—1960和1960—1961年的冬春雨雪都较常年同期偏少,除1955年外,其余四年(1953、1958、1960、1961年)冬小麦春霜冻害都比较严重;而1950—1951、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6—1957和1958—1959年冬春雨雪都较常年同期为多,除1954年外,其余五年(1951、1952、1956、1957、1959年)冬小麦春霜冻害因此比较轻。
冬小麦受冻以后,如能及时灌水或有降雨,则能促进冬小麦植株恢复生长,减轻受害程度。因此,4月份的雨量多寡,也可以认为是冬小麦受害程度轻重的因素之一。例如在冬小麦冻害面积较大的五年中,从冻害程度较重的面积占该年冻害总面积的比重来看,以1953和1960年较大,1954和1961年次之,1958年较小。对照北方冬小麦区相应年4月份的降水量,则以1953和1960年最少,1954和1961年较多,1958年最多。从上述资料看来,4月份降水量越少,则冬小麦受害程度也就越重。
第五,冬小麦春霜冻害发生的时间,大多出现在3月底到4月中旬。冬小麦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和发育阶段的抗寒能力是不相同的。一般认为,冬小麦在返青以后到拔节以前,抗寒能力较强;拔节以后,抗寒能力显著降低,并且随着拔节后的日数不同,冬小麦受害程度和受害部位也不相同。据有关单位研究,冬小麦在拔节后的八天内、九到十一天和十二天以后,受冻害的温度指标相应为摄氏零下六度、零下二到五度及零到零下一度左右。显而易见,冬小麦在拔节后的八到十二天期间,抗寒能力显著降低。在这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冬小麦最容易发生冻害,因此各地群众把这个时期称为“霜冻警戒期”。
根据各地气候观测资料分析,北方冬小麦区的霜冻警戒期开始期如下:豫、苏北、皖北、鲁西南和陕西关中盆地,在3月底到4月上旬;晋南、冀南和山东大部地区,在4月中旬;晋中、冀中和北京地区,在4月下旬。以最近十几年情况来看,即使是冬小麦霜冻发生最早的1958年和最晚的1954年,春霜冻害也都发生在霜冻警戒期以内。
第六,冬小麦春霜冻害发生的地区,大多集中在豫北、晋南、苏北、皖北和鲁西南。这些地区春季气温上升快,冬小麦拔节早,但温度上升后极不稳定,经常由于冷空气侵袭而引起剧烈降温,造成冬小麦冻害。比如河南安阳和山东青岛两地纬度相近,常年2月下旬平均气温,安阳仅比青岛稍高摄氏零点五度,但从3月上旬到4月上旬,前者比后者逐旬高出摄氏1.0、2.8、3.2和4.8度;安阳冬小麦拔节期也比青岛早六天左右。在1951到1958年中,安阳在冬小麦拔节期后最低气温小于摄氏零度的就出现过四次,在冬小麦霜冻警戒期后最低气温小于摄氏零度的也出现过两次;而青岛在冬小麦拔节期后则没有出现过小于摄氏零度的低温。
根据1951到1958年各地冬小麦霜冻警戒期内最低气温小于摄氏零度出现频率的统计分析,以河南、山东出现霜冻的可能性较大,约一到三年出现一次;晋南、苏北、皖北和陕西关中盆地次之,约三到五年出现一次;河北、晋中和北京地区在八年中未曾出现过。这与各省历年冬小麦实际冻害情况也很接近。
冬小麦春霜冻害的程度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了与霜冻强度、出现日期、持续时间、降温速度、前期温度和降水情况有关外,还和各地的土壤性质、墒情、地形特点、品种特性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等有密切关系。根据中央气象台的分析,今年4月初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国,各地可根据气象资料,结合本地区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找出当地冬小麦春霜冻害发生规律,以便于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各种有效的防御霜冻措施,减轻霜冻的危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