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让观众认出导演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05
第6版()
专栏:漫谈话剧

让观众认出导演来
上海 过珵
前几年接连看了两次《家》的演出,一次是赵丹同志导演的(上影演员剧团演出),一次由吴仞之同志导演(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公演)。演的虽是同一剧本,但演出却各具特色。
就拿鸣凤跳湖那段戏为例吧,两场演出的处理就很不相同。赵丹同志把湖设计在舞台后部的正中,鸣凤向觉慧告别之后,面对湖水伫立良久,远处雷声隐隐,电光闪闪,她声泪俱下地喊了一声“三少爷”,便对着湖水纵身奔去了。一声震天的炸雷带来了满台的亮光,但只一瞬,鸣凤连同整个舞台便又都被黑暗吞噬了。再来看看吴仞之同志的处理:他把湖安排在台左的尽头,鸣凤向觉慧告别后,怀着对人生的无比眷恋和对自身遭遇的满腔悲愤,迈着艰巨的步子,穿过整个舞台,轻轻地呼唤着自己的心上人,缓缓地向着归宿走去。雷声隐隐作响,闪电微微发光,湖水越来越清晰地闪动着波光,鸣凤迟疑着,但毕竟一步一步地向着它的怀抱靠拢去……幕便在这时轻轻地落下了。
两种处理都使我非常感动。导演们都以满腔的激愤控诉了那个吃人的社会,也都为鸣凤这个少女的牺牲洒下了一掬同情的热泪。但也不难看出,赵丹同志的呼声更为激昂强烈,而吴仞之同志的感情则更为细腻深挚。赵丹同志处理的那声震耳欲聋的响雷是对吃人制度的有力控诉,它一下子点燃了观众心中郁积已久的火苗;而吴仞之同志所描绘的那幅鸣凤自杀的图画,则如同一曲如泣如诉的怨歌、一纸字字血泪的状词,深深地印在观众心中。两位导演不仅把剧作家的文字化成了实体,而且都熔进了自己的感情和血泪,使两场演出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剧作家的理解和认识,而且都鲜明地流露了导演自己的理想、观点和趣味,完成了名副其实的“再创造”。
自成风格的导演在我们话剧舞台上不再是凤毛麟角了。然而毋庸讳言,四平八稳的解释、毫无光彩的处理,却还不是绝无仅有的。不少导演还显露不出鲜明的个性,观众看完戏后,有时便只记得剧本和演员,而对导演,却没有什么印象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