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歌乐之声巧鸣和——从申非伊的歌唱伴奏谈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07
第6版()
专栏:听乐札记

歌乐之声巧鸣和
——从申非伊的歌唱伴奏谈起
李凌
长久以来,我就在琢磨关于歌唱中的伴奏问题。最近听了中央音乐学院申非伊表演中的乐队音乐,又触起我对这方面的感想。
申非伊独唱时的乐队音乐,是奏得相当完美的:音调准确、清晰、调协、划一。在《看天下劳动人民都解放》一曲中,乐队音乐表现得比较真切和细致,起、伏、转、折,都比较注意。有些“过门”的乐句,如许多近于自由体的互相呼应的乐句,乐队没有受到原曲的束缚,而采用一种与歌音比较“适体”的简单音形(原来这些地方的伴奏音乐用得比较紧促,音符繁复,奏来每每感到突然)来衬托。这种变动,不仅没有减弱原来的效果,相反,使人感到质朴而和谐,加深了它的魅力。但我仍然感到,就在这些较成功的伴奏中,有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申非伊歌唱的特点是真挚、含蓄,着重于内心的刻划。歌音的雕塑比较纤细和有层次,但音量不大。因而要为这样的一个具体的歌者共同塑造音乐形象,就要特别留意。乐队音乐就不仅仅需要真实而细致地来表现乐曲的内容和情感,而且还要关心到歌者的具体特点,处处都要关心到让歌者的歌音完美地突现出来,同时,在拟情刻意的细致处所,作出精微、切贴的协助,做到“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来更有情”,以创造出“弦凝歌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那样深的诗意。
我国唱论中有不少关于伴奏音乐的优异的见解,像“歌高则弹者亦以高和,曲低则指下亦以低承”(明沈宠绥《度曲须知》中的《弦律存亡》章)。这是比较普通的。这里也包括了歌调慷慨激昂时,乐队音配合创造气氛;而到轻清、秀巧,或沉思、默想之时,乐队音乐协助配合刻划意境。
另一种手法是“抑且丝扬则肉(歌声)乃低应,调揭则弹音愈渺,全是子母声巧相鸣和”(同上《曲运隆衰》章)。这里歌者和乐队融为一体,互相衬托、补充,或用相反的手法来创造另一种妙境。
有些乐队的伴奏音乐不大注意这奥妙的表现方法,多半是一条直线到底。有时乐队的编制过于庞大,演奏时又竞相贪强,每每形成“喧宾夺主”,或与歌者“分庭抗礼”,给演唱者带来不少困难。
我们的曲艺,在处理歌唱与伴奏之间的配合问题上做得比较出色。他们用的乐器不多,行音简洁、清明,但烘托得很有效果。有时为创造气氛,一二件乐器也能做得适体而尽致。我听过魏喜奎的《阎家滩》、《苦菜花》选曲,乐队音乐在这里,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一开始,几小节纯朴的序句,就把观众引入一个特定的境界。像《苦菜花》中每段歌曲的情绪的转变,得力于乐队音乐的帮助不少;有时几声琴音,情意深切,就有极大的感染力。
西洋歌曲(包括歌剧)的乐队音乐,也很讲究。许多较好的曲作,从写作到演奏,都是以使歌唱便于行音用情和增强情绪为目的,很少直通通到底。有时有些激昂的伴奏,像歌剧《伊凡·苏萨宁》中的《光荣颂》,乐队奏得非常响亮,那也是歌唱的自然要求。在这里,如果乐队音乐不加以支持,那些高音就会非常吃力,并且也创造不出那种欢狂的气氛。
我想,我们的伴奏音乐,如果能从我们的优秀的遗产,从曲艺,以及西洋歌曲的配器和表现方法中作进一步的研究,以改进我们的实践,做到“歌、乐声巧相鸣和”,达到歌唱与乐队音乐相融和,相映交辉的诗境,这是很有意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