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运用群众防霜经验保护麦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09
第2版()
专栏:

运用群众防霜经验保护麦苗
于东
4月1日《人民日报》二版发表的题为《北方冬小麦历年春霜冻害的初步分析》的文章,作者科学而详尽地分析了冬小麦霜冻害发生的规律,这对盛产小麦地区防御春霜冻害,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帮助各地更好地防御霜冻为害,我把近年来从群众中搜集的一些方法提供参考。
看天色和看地势
霜冻的发生,和各地的自然条件有密切关系。防御霜冻,除了注意气象台(站)的预报还要注意运用当地群众“看天色”和“看地势”的经验。
出现霜冻和地面散热的多少有很大关系。夜间,天上有云或有风,地上散热就少,不容易发生霜冻;没云、没风(或风小),地上散热就多,容易发生霜冻。因此,首先要注意夜间是云多还是云少,是风大还是风小。老农“看天色”的经验是:上午晴空万里,微吹北风,傍晚转冷,温度直线下降,凌晨就可能出现霜冻;白天刮东南风,忽转西北风,晚上无风或有微风,天空无云或稍微有些云块,就会出现霜冻;连日北风,非常寒冷,气温不断下降,忽然间风平浪静,晚上天空无云或有云不多,翌[yì]晨也会出现霜冻。如果刚下雨不久,地面仍保持一定湿度,空气也非常潮湿,地面温度不会骤然降得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天空云很少,没有风,形成霜冻的可能性也很小。为了确切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还应当注意温度的变化。一般是日落后将温度表挂在与小麦植株等高处,每隔一小时看一遍,至夜间十时如气温下降到五度左右,而且继续在降(平均每小时降低一度以上),估计夜间可降到零度以下,发生霜冻的可能性就很大。把气象预报、天空预兆和气温变化互相对照起来,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有无霜冻出现了。
霜冻的发生和地势也有关系。冷空气比较重,总是沿地面向低洼处流动,所经之处最易发生冻害。群众说“雪下高山,霜打洼!”,意思就是地势低洼和山脚地带冷空气容易停留不动,因此会发生严重霜冻;地势较高的山顶、山坡,冷空气停留不住,霜冻就不易出现。靠近河流、湖泊的地方,地势虽然较低,因水面经常散发热气,可以稳定附近地面的温度,发生霜冻一般比较轻微。总之,霜冻在高地和坡地危害较轻,在低洼地和平滩地危害则较重。
防御霜冻的几个办法
多少年来,农民在预防霜冻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总结起来,在晚霜冻出现的前几天,浇水、施肥、锄地,都是效果比较显著的办法。浇水可使土壤湿润,容易含热和传热,保持地面温度,增强抗寒能力。一般在霜冻出现前一、二天浇水效果最好。施肥能够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因此能增强抗寒能力。一般施用草木灰、粪尿等热性肥料效果较大。农谚说“锄头底下三分水”。意思是锄地也有保温作用,可结合浇水、施肥同时进行。
霜冻出现前,有燃料的地区在田间熏起浓烟,可以阻止或减轻霜冻发生。这是因为:第一、熏烟可使空气里含有的大量烟粒,吸收地面散发的热量,而且空气里的水汽容易凝结在它的上面,可以放热;第二、烟里的二氧化碳能够大量吸收地面散失的热,使其不会很快散掉;第三、烟的温度高于空气温度,烟和空气相混时,可以提高空气温度。熏烟不在火旺,而在烟多,必须形成烟幕。烟堆应设置迎风的地边和麦田的四周,每隔一丈到两丈地堆放一个。队与队、社与社之间,应当协同动作,同时点火。点火时间应在气温已降到零上一、二度时为最适宜。
一旦发生霜冻,采取浇水、施追肥、锄地等办法,是抢救受冻小麦的上策。锄地、浇水、施追肥如能结合进行,对受冻小麦恢复生长的作用就更大。正如群众所说:“多锄、多追
(施追肥)、多浇水,赛过重犁种二回。”小麦遭受霜冻后,严忌采用绳子拉、扫帚扫、棍子打等错误做法。小麦遭受霜冻以后,茎叶均已硬化,很脆,拉、扫、打很容易使主茎折断或受伤,往往一见阳光就会枯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