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09
第4版()
专栏:

读“书”
臧克家
“书”,是文章的一体。打开《昭明文选》,就有二十几篇“书”,梁以后的为数还更多。或以规劝,或以明志,或以申诉,或以论文……朋友之间,相互赠答,随意倾吐,长短不拘,表现了彼此的关系,也显示了各自的品格,使人感到情亲意切,好似促膝谈心一样。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这是丘迟《与陈伯之书》里脍炙人口的名句,热爱祖国的情怀,感动、挽回了一颗叛离的心。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的这些句子,也是差不多尽人皆知,“识荆”因而成为有名的典故。
在许多“书”中,我特别喜欢曹丕的《与吴质书》和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与吴质书》,情感浓郁,文短意长。极家常,也极真切,感人之深,好似铁钉入木。痛惜文友染疫俱亡,想到从前“行则连舆,止则接席,……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情况,能不“言之伤心”,“可复道哉”!
对于这些“观其姓名,已为鬼录”的好朋友的死亡,不只在情感上表示痛惜而已,还把他们的“遗文”,“都为一集”,一一予以评价,扬其所长,也不掩其不足。这些评论和他《典论·论文》中的意见是一致的。对于徐干特别推许,这表示了作者特别重视理论工作,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劝勉作家,及时努力,奋发著作。这样评价,揆[kuí]理酌情,分寸不爽。既不因友谊关系而过誉,也不是板起冷冰冰的面孔作过苛要求。“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wèn]泪”,其理足以服人,其情足以动人,这真是“情理”相兼,岂止像他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书论宜理”而已。
作者对于建安七子交谊深厚,了解透切,所以能够情文相生,两者并茂。这些死去的“一时之雋”的诗文大家,“今之存者,已不逮矣”,表示了不能自已的痛惜之情;“后生可畏,来者难诬”。对于新生力量寄出了极大的希望。
结尾一段,深深表现了个人的感慨、谦虚和自我警惕的高尚风度,居高而无骄气与官腔,对着好朋友,真诚坦率地揭露了自己的心怀。“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今天读来颇能令人警省[xǐng]。
元稹和白居易的关系,在文学史上成为佳话。义气相投,友谊深厚,情味之甘美,令人钦羡而奋发。他们诗歌唱和,书信往还,彼此学习,互相鼓励,对酒谈心,至于忘形,患难相关,老死不渝。想到他们旅途相遇,依依不能舍的那种情景,真是动人极了。
元白之所以契合如同胶漆,是由于他们政治上共同的进步倾向,对于人民的诚挚同情,文学上见解的一致,和诗歌创作风格的相近……
《与元九书》是一篇有名的论文,也是一篇真情至性的抒情佳作。堪称条条有理,字字含情。说理处,义正词严,抒情时,一行字句就是冲击人心的一股热流。理论文章充满了诗人的感情,使人既心折于他的文艺主张,又为他们真挚的友情所深深打动。
这是一篇系统完整、旗帜鲜艳的现实主义诗歌的庄严宪章,一开头,就充满了“愤悱[fěi]之气”,述说了所以作“此书”的缘由与情绪,接下去,肯定了诗的价值与作用,然后,追述了诗歌的历史,揭示了《国风》变为《楚辞》……的演变,批判了“晋宋以还”的“六义寖[jìn]微”,讲到唐代,首推杜甫,这和元稹在给杜甫写的《墓系铭》序中所表现的对诗歌的看法如符相合。
作者在这篇“书”中,记述了个人的生平,和写作情况,大声疾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却没想到,自己的这类作品因而“受谤”,为权要所“切齿”!甚至“骨肉妻孥[nú]”,皆以我为非也,“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当作者叙述到自己的作品流传当代,妇孺皆知的时候,自有一种自豪感,然而“时之所重,仆之所轻”,“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与足下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下面描写一道春游,“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余”的情况,诗人气质之重,友谊情味之深,一千年后,读到此处,好像看到两位诗人一唱一和的情态,好似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美妙的心声,不禁为之色舞眉飞,意气风发。这种傲王侯,振尘俗,“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的情况,充分表现了这两位现实主义伟大诗人的气势、人格与风趣。“一咏一吟,不知老之将至”,诗就是生命,诗就是崇高理想与澎湃热情的寄托。
末后两段,作者抒发了满怀悲愤,殷切希望与老友会面论文,然而啊,“又不知相遇是何年,相见在何地,溘[kè]然而至,则如之何!微之,微之,知我心哉!……”文章到这儿结束了,可是我们耳边,永远响着这位谪[zhé]居浔阳江头的正义诗人的呼声;文章到这儿结束了,那种缠绵悱恻的情感却像千条万条的线,把我们系得紧紧的,想挣脱也挣脱不了!
“书”体的好处,就在于“有念则书”,可以代话。像史可法的复多尔袞[gǔn]书,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民族英雄的不可动摇的气节,令人肃然起敬;而郑板桥的“家书”则亲切家常,无话不谈,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作人的态度和学术方面的见解。鲁迅先生的“书简”虽然篇幅小,有的只七言八语,但许多精辟的文艺见解却在闪闪发光。
“书”体,运用起来,比较自由,读起来令人感觉亲切,多希望读到当代作家们写的好“书”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