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革新农具实事求是 萧功梓改革农具先试用,再改进,直到适应本地需用才定型推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10
第1版()
专栏:

革新农具实事求是
萧功梓改革农具先试用,再改进,直到适应本地需用才定型推广
据新华社武汉9日电 湖北省的农具革新能手、鄂城县旭光公社旭光大队农具修配组组长萧功梓,实事求是地试制、推广改良农具,收到良好效果。目前,这个大队使用的五种新式改良农具:小麦条播器、改良犁、三齿平底耘锄、双刀开沟器、切塍器,都是萧功梓带领他的农具修配组组员试制和改革成功的。其中改良犁、小麦条播器已在鄂城县重点推广,得到群众好评。
最近,记者到旭光大队访问萧功梓时,见他正在钻研两种新工具:棉花条播器和电动改良碾。正在交给群众试用鉴定。萧功梓引着记者看他们几天前在麦田里用条播器试播的棉花。顺着麦行的空隙望去,麦行间现出一道笔直的松松的泥土。翻开松土,不稀不稠的棉籽均匀地排列在土层中,而且棉行两边的麦行也很少有什么损伤。萧功梓说,这只是他们试制棉花条播器的第一步,还不能算成功。因为没经过大片棉田和在土壤不同等条件下试用。因此,当有一家农具厂想仿制一批重点推广试用时,萧功梓没有同意。他说:“改革一种农具,需要找农民反复商量。试制成功第一个样品以后,先交给农民试用,试出毛病,我们就改。改进后,再做出三、五件交给条件不同的地方再试再改,直到大家认为确实适合本地需用,可以定型了,才仿制推广。
萧功梓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试制出工效较高、操作灵便、能适应本地生产需要和耕作水平的农具。旭光大队过去播麦多是撒播,后来萧功梓和农民一起做了一种条播篮,用它播麦比手撒省力、均匀,但工效不够高。1960年,他看到外县用四行播麦器,效率较高,可是这种农具的行距太密、播幅太宽,不适合麦棉两熟套种田的耕作。以后,他又反复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工效比条播篮高一、两倍的完全适应麦棉两熟田用的三行条播器。今年,这个大队一半以上的麦田就是使用这种条播器播种的。老农余宏银指着绿油油的麦苗说:“这些行直苗匀的麦,都是条播器下的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