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安徽南北稻麦产区积极防旱抗旱 浙江加强麦田管理争取夏季较好收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13
第1版()
专栏:

  安徽南北稻麦产区积极防旱抗旱
  浙江加强麦田管理争取夏季较好收成
新华社合肥12日电 安徽省各地农村积极开展防旱抗旱斗争。目前,小麦产区的淮北平原各地人民公社,正根据当地的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整地保墒,引水浇麦;江淮丘陵和长江两岸等地的农民,也在利用排灌机械和水车等提水、引水工具,进行灌塘、灌田,解决早稻育秧用水的困难,并争取适时插秧。
去冬今春以来,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地区,一直很少下雨,出现不同程度的旱象。小麦主要产地的宿县和阜阳两个专区,由于长时间雨水不足,麦苗生长受到很大影响;江淮之间的滁县、安庆两个专区,也因雨水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秧田缺水育秧。3月底4月初,全省各地均先后降雨,旱情有了缓和。但淮北降雨较少,大部分夏收作物仍遭受不同程度的干旱;江淮丘陵区雨量较大,夏收作物旱象已基本解除,但绝大部分的水田仍然缺少育秧、插秧用水。
各地在防旱抗旱中,都根据历年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具体办法。蒙城县各社、队组织了一千五百多人深入麦田,逐块检查麦田受旱情况,然后按照各队水源、地势、劳力畜力等具体条件,采取不同的防旱抗旱措施。现在,全县经过浇灌和耥、耖的一部分麦苗,开始由黄转青。江淮丘陵地区的庐江、肥西、寿县等地水源较好、又有排灌机械设备的社、队,正加紧整修灌区的渠道,积极引水提水,灌塘灌田;水源困难的一些社、队,也采取各种办法育好早稻、中稻秧苗。不少地方还根据往年经验,作了两套防旱抗旱的安排。一套是根据原来计划做好秧田,准备下秧;另一套是积极育好甘薯苗,并且将地及时翻好,准备有水就插秧,无水种甘薯。
适应抗旱和春耕生产的需要,这个省的有关部门最近还调拨一些物资,供应受旱地区使用。各县的农机站等有关单位,都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社、队帮助检修排灌机械,使现有的排灌机械在抗旱中充分发挥作用。
新华社杭州12日电 浙江各地主要春粮作物大麦已普遍抽穗,小麦也已孕穗破肚,浙南地区早熟品种的小麦开始抽穗。产麦区的人民公社正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争取有个较好的收成。
浙江各地的大麦和小麦,由于去冬播种适时,管理精细,大部分麦株发棵多,长势旺。但是从3月下旬以来,由于阴雨天气较多,对正在拔节孕穗的大麦、小麦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各地根据这种情况,及时组织社员加强田间管理,进行清沟排水。温州专区的青田、永嘉、瑞安等县都安排一定的劳动力,对容易倒伏和发生病虫害的麦田,进行培土,喷施药剂。青田县石盖公社石盖生产大队的各个生产队,还对后期发黄的麦苗追施氮肥,对正在孕穗的麦苗追施磷钾肥,同时还用石灰硫磺合剂等农药喷射,防治麦病。各地农业部门也组织技术力量,并调拨化肥、农药等物资,支援各地做好麦田管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