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湖北山区有大量野生粮油资源 基本查清可以利用的野生淀粉和油料植物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13
第1版()
专栏:

  湖北山区有大量野生粮油资源
  基本查清可以利用的野生淀粉和油料植物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新华社武汉12日电 一支野生植物资源考察队的调查材料表明,湖北省山区可以利用的野生淀粉植物和油料植物共有三百多种,资源极为丰富。
我国出产的野生木本植物壳斗科六属(山毛榉、板栗、栲、石栎、麻栗、石柯)三百二十种中,湖北省就有五属三十八种。橡子、维栗、储栗、石栗等植物,在鄂西山区产量很多,分布很广,从高山到低山都有。经试验证明,这些植物含的淀粉量都比较高。在鄂西利川县产的橡子,含的淀粉量在50%以上,出酒率可以达到35%左右。此外,如烂泥巴树、蕨、葛、金刚苕、锦鸡儿等植物的块根,也含有多量的淀粉,通过加工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可供利用的野生油料植物也很多,含油量在20%以上的就有一百种。在鄂西咸丰县还发现了一种“油板栗”,经过多次试榨,出油率达到30%。这种油香美可口,带有猪油味道,当地群众称为“赛猪油”。
这支野生植物资源考察队是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组织的。他们从1957年起就到鄂西、鄂南和鄂北等地区的丛山峻岭进行广泛调查,目前已经基本上弄清了可以利用的野生淀粉植物和油料植物的数量、分布和利用情况,并先后撰写出版了《湖北省野生淀粉植物》、《湖北省野生油料植物》等书。
考察队在调查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帮助群众总结和改进各种加工利用的方法,努力提高这些野生植物的利用率。考察队在大别山西南麓的罗田县河铺人民公社调查时,发现这个公社的一家酿酒厂,在利用一种叫做“香付子”的野生植物酿酒和提炼芳香油时,因为拌料和分油的方法不当,所以出酒出油率不高。他们同工人多次研究,把原来用水拌料的方法改为以少量的食盐溶液和粗糠相并搅拌,又把原来的人工分油器改为自动分油器,使“香付子”的出油出酒率提高了10%以上。到目前为止,考察队已经帮助群众总结出了野生植物的加工方法共二百多种。
武汉植物园的科学工作者还认为,这些野生植物大部分是乔木,适生和适应性很强,是构成杂落林的主要树种,可以广泛进行人工培植。为了充分利用这些野生植物资源,他们已经把多次野外调查的成果和各种栽培方法撰写成册,提供有关部门参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