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鞍钢化工总厂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 保持合理储备保证生产需要 确定主要材料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14
第1版()
专栏:

  鞍钢化工总厂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
  保持合理储备 保证生产需要
  确定主要材料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新华社鞍山13日电 在清查仓库之后,怎样使仓库经常保持合理的储备?鞍山钢铁公司化工总厂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据3月初的检查,全厂六十五个较大仓库储备的材料,都没有超过合理的储备定额。其中有二十四个仓库储备的材料比储备定额还低10%左右。有十二个仓库的储备比定额低15%以上,并保证供应正常生产所需要的材料。
化工总厂生产焦炭和许多种副产品,每月需要三千多种材料,价值几十万元。去年10月,这个厂把所有仓库全部清查了一遍,查出橡胶、工具、电气器材等多余物资五百多种,价值三十二万元。11月,全厂消耗的材料和库存材料所占用的资金马上下降到最低的水平。但是,12月份这方面所用的资金比正常月份又急剧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呢?
厂长和材料管理人员一调查,发现生产中消耗的材料并没有增多,而是有些车间和工段把领来的材料储存在仓库里边了。
为什么清仓不久又照旧多储存材料呢?经过再次调查研究,原来仓库没有储备定额;有的原来虽有定额,由于材料的品种规格及其他生产条件发生了变化,定额已不完全适用;有不少车间、工段的领导干部和仓库保管人员,担心把多余材料都调出了,怕将来用材料不“得心应手”,影响生产。所以就借口“生产急需”、“处理设备故障”等,多领材料,增加储备量。化工总厂采取了各种办法来消除这种现象。全厂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确定了一千一百多种主要材料合理的消耗定额。在这个基础上又确定了合理的储备定额。
这个厂还把各车间、工段和小组所需要的材料折算成金额,作为考核材料消耗的指标。这些金额由每个车间、工段、小组管理。从而加强了各车间,工段和小组经济核算的观念。今年1月份,第四炼焦车间因为检修设备和其它原因,月末材料费用仅剩下了几块钱,没有钱领取所需要的油脂。车间主任和材料员查点了仓库,发现两个暂时不用的大开闭器,他们就把这两个大开闭器退回总厂仓库,折合了三百元,用这些钱领取了必需的油脂,还有结余。炼焦车间油脂管理工宋国林,在实行上述办法之后,对他负责的八十八个加油点做了调查,堵塞了漏油的地方,并画出每台设备用油种类、数量和时间的图表,按图表加油,使油脂消耗降低20%以上。许多单位为了减少材料库存,主动把暂时不用或多余材料退给总厂仓库。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先后退给总厂仓库的材料有一百多种,价值十万多元。
这个厂还实行了定期检查材料储备情况的制度,工厂管理材料的人员和车间干部,每月共同对各仓库进行一次盘点,既能经常熟悉家底,又能把多余材料利用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