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江船一席话淘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14
第6版()
专栏:

  江船一席话淘金
  黄世衡
我对于坐船在江上航行,一向至为神往。但这样的机会毕竟不多,所以好几年前的一次航行生活,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如画,大有余味。不过,这回味中最是意趣深长的,要算是和船工关于淘金的一席话了。
航行方始,我就看见两岸沙滩上有不少的沙堆,影影绰绰还可以看见有些人在忙碌着。问船工,知道是淘沙金的。这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船工也热心,接着就讲起操作的技术来。但我几乎全然不懂,所以现在也记不得了,只记得他最后那句带总结性的话:“这玩艺儿不比开金矿,忙活一阵子,有时也就是绿豆那么大一点儿。”
“绿豆那么大一点儿”,诚然是够小的了,但这是金子,是在沙里淘出的金子。沙与金,以贵贱论,正是两个极端,然而金子藏于沙中,这又是事实。淘金人深知这个“客观存在”,所以尽管看见的全是沙粒,但他们仍然要在沙中去淘,从不厌倦。
我由此便想到怎样对待别人意见这上头去了。来自大多数群众的正确意见,即使是点点滴滴的,但那都是闪闪发着光彩的金子,应该虚心地、认真地对待。可是,那些乍看起来被认为不那么正确的意见,就常常被有些同志搁在一边,不再闻问。殊不知即使是不正确的意见,其中也可能含有某些合理的东西。这些合理的东西,如果我们抱着沙里淘金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去搜寻,也还是可以找到的。否则,它就只有埋没于“不正确”之中了。而这种所谓“不正确”,又常常是人们的主观臆断,未必真的不正确。
确实,淘金不比开金矿来得痛快,但金矿要开,沙金也仍然要淘,不然,让它与泥沙同沉,也实在可惜。一样的道理,正确的意见固然要热情地接受,但对于那些不很正确甚至很不正确的意见,也要耐心细致分析,分析其中的正确因素,分析那些不正确部分产生的原因。
沙里的金子看不看得见呢?记得小时候在河里洗澡,每见沙滩上有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大概那就是金子的光辉吧?我向船工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捋[lǚ]胡大笑了一阵之后,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金子是闪光的,但闪光的不就是金子。”
我也笑自己提了个学龄前儿童式的问题。是呀,正因为那闪闪发光的不一定就是金子,所以淘金人的劳动,才特别艰巨,不是唾手可得,而这种劳动也才特别可贵可敬。同样的,正因为那些夹杂在不正确意见中的合理成分不容易一下子发现,所以有心人的发掘,才特别费神,不会呼之即来,而这种发掘也才特别可钦可佩。
这关于淘金的一席话,和由此而生出的一些想法,使我对淘金人的性格似乎有了更深的了解,一种肃然的情感也就在胸中升腾起来。望着两岸依稀可辨的淘金的人们,我似乎觉得他们的身影一下子便清晰起来、高大起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