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上海市疏散难民还乡生产工作是怎样进行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08
第2版()
专栏:各地通讯

  上海市疏散难民还乡生产工作是怎样进行的?
本报驻沪记者 周子芹
上海从七月初开始疏散难民还乡生产,到十月底已有难民九万九千六百六十六人还乡;连同经宣传动员而自动还乡者约五十万人,这一工作是有成绩的。这些难民大多数是从内地农村来的,有的是逃亡的地主富农。
这一工作是由疏散难民还乡委员会统一领导进行的。全市按二十个行政区分设二十个工作站,由区接管专员兼任工作站长,并成立了三个工作队,分到杨树浦、闸北、徐家汇等区作重点工作,创造经验:上海市联合救济委员会也参加了这个工作,把若干慈善团体、福利机关吸收进来。
工作开始是从重点调查研究着手,一个保选择一个甲作典型调查,其内容包括地区的特点、难民的数目、生活情况、思想顾虑等,作为工作进行的依据。以徐汇区闸北区的调查为例,难民最初不愿回家的思想状况有如下几种:一、认为回乡后不会种田,生活苦;二、回乡后是否还能分到田和房子?怕分给远田,坏田,怕政府不管;三、债务未了结,有的因有三轮车或棚屋不愿抛掉,想卖又卖不出钱来;四、特务造谣说回去要当兵,补出战勤等;五、更有一些人说:“上海也有田,也有洋房,共产党是代表劳苦人民利益的,将来我也能在上海分一份”;六、观望:看看周围邻居都家去,我也家去;七、地主恶霸怕回去要被清算,概括说起来,他们对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还不够了解,或者表示怀疑;这就形成了疏散工作的主要障碍。
打破思想顾虑主要依靠宣传动员,上海疏散难民委员会曾指示各工作队:一、从体贴难民实际生活困难着眼,用谈家常的方式,彻底了解难民的真实思想情况,生活特点与个性,联系到将来安家立业的长远打算,用算帐的方法,打破在上海混一天算一天的糊涂思想;二、根据各种不同的思想顾虑,在“疏散难民还乡生产”的方针政策下,广泛深入的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向难民进行宣传教育,打破其怕“回乡不能安家”等顾虑。
徐汇区在开始宣传时,是采取挨户访问,填登记表的办法。一开头就宣传“还乡”好,引起被访问的群众不满意,有的一说就溜了,有的看到去访问,就蹲在旁边看,不答腔。以后发现这种办法不好,改为从了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着手,如调解纠纷,救济台灾,治辽疾病,办夜校识字班,解决吃水困难等,慢慢的和他们的关系亲切起来,当他们有困难不能解决时,就来找工作站的同志,这时就逐渐进行宣传,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着重宣传人民政府的政策,先从他们生活上的困难谈起,使他们认识过去社会的黑暗、痛苦以及这些痛苦的来源,说明解放后的新社会和从前的不同,说明今天政府的性质,以提高他的阶级觉悟,再进一步引导他从安家立业及子子孙孙的长远幸福上打算,这样使他认识到我们真诚为他打算,能引起他的情感上的共鸣。有一位老大娘,四十九岁了,山东郯城人,全家七口。她从十三岁即来上海,初次向她谈话时,她说:“我住上海住惯了,在这里住一天混一天,倒也好混!”后经耐心的从长期打算进行说服,对她说:“你儿子一天比一天大了,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家口一天多似一天,你在上海既无地,又无生意,什么东西都得花钱,将来生活如何维持下去?”于是她认识到在上海这样混下去不如回乡建立家业,决定过年开春一定回去。
其次,应该采用通过积极分子带动群众的办法。徐汇区通过各工会组织(如通过三轮车工会介绍三轮车夫中的积极分子),先交朋友,和他认识了,提高他的思想觉悟,再经过他介绍一些比较好的朋友,和他们建立起一定的关系,供给他书报看。有的是通过“老乡”的关系,很快把关系混熟,有什么话也能向你谈。常熟区在两个多月中,就用这些办法培养和发现了三十多个积极分子,专门召开积极分子座谈会进行教育,并成立了临时性的难民回乡生产互助会,研究有关回乡的问题。徐汇区也有积极分子五十三名,组织了一些生产小组,专门解除难民怕回乡后没办法生活的疑虑,经工作组介绍,先派代表仇筱峰回去打听情况,他回来报告:苏北各种物价都比上海低,纱布便宜、学校多,念书不用花钱,回去的难民每人可分到好地一亩八分,普通棉田每人可分到四亩,还可以分到房子,政府欢迎还乡难民回去生产,于是,全组解除了顾虑。这样使上海与盐城县府取得了联系,互相结合起来,工作非常便利。用这种具体事实动员难民还乡,比一般化的宣传有效得多。这个办法是值得推广的。
在过去一个时期,在宣传教育上的缺点也是很多的,主要的是对于“自力更生”、“劳动生产”、“安家立业”的观点教育得不够,在还乡的难民中,很多对“回乡生产”的观念不明确,以致对政府要求过高,一切困难向都想要求政府解决,他们受不了挫折,遇到困难就想向回跑。这种现象发生是相当多的。
在正式进行疏散工作时,由于工作上的不细致,不深入,急于求成,任务观点等等,也发生了很多毛病。如有不少无业游民利用疏散机会假冒难民,登记后领了路费和火车票,偷偷溜了,或者走到中途又跑回来;有的跑单帮的也假充难民领路费车票来回作生意,“难民贩子”也利用这个机会骗钱……总之,工作上有很多的漏洞和缺点。这些漏洞发生的原因就是对上海的复杂情况估计不足,对登记还乡的难民缺乏严密的审查研究,采取了粗枝大叶的态度,这对工作上是有很大损害的。现在疏散委员会已经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即以后难民还乡必须事先进行组织和严密的审查登记,走时统一购买车船票,不个别发给,路费不发钱,改由各转道站按人数及里程远近逐段发给路粮,以纠正发钱所产生的流弊。难民走时,是按人数组织成大队、中队、小队等,小队以下分若干组,各级负责人都由难民自己选出,编队后由政府发给难民还乡证及向当地政府的介绍信、路上的通行证等。由专人送到转道站,有的并举行欢送大会,这些方法证明较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