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黑陶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16
第4版()
专栏:

  黑陶杯
  易水
五年前,在山东安丘景芝镇西南发现了一处龙山文化的墓葬群,出土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其中最精致的是几件高足黑陶杯。陶杯是轮制而成,器形规整、匀称,质地细腻,胎薄而有光泽,才厚一至二毫米,造型漂亮、轮廓优美。杯身作成敞口,口以下微向内弧,至腹部又向外凸出,然后收成圜状底。杯身轮廓的线条很流畅,有的在腹部作出棱折,更显得很丰满。高足的形状不一,有的在柄部居中处鼓成球状,上面作出镂孔,显得玲珑剔透。杯身和高足的比例是一比一或二比三,并且一般口径比足径大,这样使得全杯重心上移,而杯身的敞口与腹部的比例又是三比二的样子,使整个造型很稳定,但又显得比较活泼,令人喜爱,是很精美实用的工艺品。
这种黑陶杯的造型是多种多样的。早在1928年,第一次在山东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这一新石器时代文化时,即已发现一种薄如蛋壳、表有光泽的平底黑陶杯。近年来,在各地龙山文化遗址里更发现了各样型式的黑陶杯。陶质有粗细之分,厚度不同,形状各异。如两城镇出土的黑陶杯和安丘出土的就不同。这些杯子不是高足杯,大多是造型稳重的平底杯。其特色是稳定感强,在稳定中又有多样的变化,使造型上不呆滞而富有生气。
龙山文化的黑陶杯上都很少有装饰花纹,或只有几道极朴素的单线弦纹或简单的镂孔,但是制造者很巧妙地利用了黑色陶器的特点,黑色本来就显得深邃[suì]、沉稳,利用构图简单的造型,显得朴素美观。尤其是一些磨光陶器,表面的光泽和陶器本身乌黑深沉的色调形成对比,加上匀称简练的轮廓,虽然没有什么别的装饰,但是令人喜爱。
黑陶杯只不过是当时人们日用品中微不足道的小件器皿,但由这并不重要的角落,却可以窥探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工艺技巧和智慧,他们懂得美,懂得在创造中实用与美的结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