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增加农村劳动力 增加社员投工量 徐西生产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19
第2版()
专栏:

  增加农村劳动力 增加社员投工量
  徐西生产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1961年和1957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都增长31%以上,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工分值也显著提高
据《浙江日报》报道 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贯彻执行以后,从城镇回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的人正在逐步增加;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参加集体生产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投工量普遍增加。这样,生产队会不会降低劳动工分值或者劳动生产率呢?最近,浙江日报记者在长兴县新塘公社新塘大队徐西生产队作了一次调查。这里的事实证明:在目前条件下,合理增加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农业生产用工量,是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关键。
水涨船高
徐西生产队有水田一百二十三亩六分,旱地六亩三分,桑地二十七亩四分,从1957年以来没有变动。1957年,这里风调雨顺,是个大好年景,粮食总产量达到七万九千四百三十斤,平均每亩耕地产粮六百十一斤。1961年,这里受到严重的风、虫等自然灾害,是个灾年,但是,粮食总产量却达到了十万零四千七百十五斤,平均每亩耕地产粮八百零五斤半,总产量和单位产量都比1957年增长31%以上。
以1961年与1957年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工分值也都大大提高。每个劳力1957年生产粮食三千七百八十斤,1961年生产粮食四千零二十八斤。增产多,收入多,粮食和现金分得多。1961年除了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和留足种子以外,集体分配部分每人平均分得的口粮比1957年增加五十七斤;每户社员从集体分配部分分到的现金收入,比1957年平均每户净收入增加二百二十五元。粮食多,对国家的贡献也大。1961年平均每个劳动力提供商品粮一千零四十斤,比1957年增加一百二十一斤。
灾年收成超过丰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劳力增多之后,及时地开辟了增产门路,合理地增加了农业用工量。
合理用工
徐西生产队是怎样合理安排劳动力和增加农业生产用工量的?在这方面,他们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增加农业生产的用工量。1957年,全队八十六人,劳动底分二百一十分,平均每个整劳力全年投工二百零十个工;1961年,全队一百零四人,劳动底分二百六十分,平均每个整劳力全年投工增为二百八十六个。劳动力增多了,这是一个有利条件。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这个队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他们决定增加复种面积,提高单位产量。1957年,全队水田全年复种指数只有160%;旱地全年只种小麦和黄豆二熟。而1961年,全队水田全年复种指数提高到205%;旱地全年种二熟至三熟,并实行间作套种。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从而使总产量大幅度增长。
第二,开展多种经营。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合理组织劳力,积极地发展蚕桑、油料、畜牧、蔬菜、果苗、狩猎等多种经营。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增加集体和社员个人的收入,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供资金和肥料,加速粮食生产的发展。如:1961年,全队私养和集体饲养了一百九十头猪、牛、羊,平均每亩耕地施肥量比1957年增加三倍多;由于劳力充裕、肥料增多,还提高了旱地利用率,实行套种间作,扩大蔬菜面积,去年全年收入了一万五千元;冬天农活比较空闲的时候,生产队还组织会打猎的社员上山开展狩猎活动,又增加了一笔收入。全面发展生产,使全队男女老少做到了各尽所能。1961年每户净收入比1957年增加一倍以上,全队还购置了大批生产资料,如耕牛、农船、化肥、农药等。
第三,讲求实效,把劳动力用在“刀口”上。去年这个队在土地加工、改造低产田方面投放的劳动工为全年农业用工的5%左右。这个队在南?[zhēn]有十八亩低产田,地势低洼,容易受涝,离村路远,运肥不便,土性粘湿,往年只能种一季晚稻。从1959年以来,这片田每年每亩增施一至二百担河泥。去年春天又开了一条大水沟,隔冬耕翻二次,又大量增施畜肥,共多花了一百个工,降低了地下水位,提高了土壤肥力,种了双季稻,平均亩产比1957年增产63%。
这里往年螟虫危害十分严重,晚稻增产没有把握。去年,他们掌握了这个规律,在螟虫盛发期,发动全队老少全部突击采卵块和施农药,战胜了严重的虫灾,连作晚稻显著增产。
第四,把增加用工量与增加生产资料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劳动效率。去年改革耕作制度的面积比1957年增加25%,由于有二头耕牛配用三副犁耙耖,连作晚稻田耕翻只用十天时间,边耕边种,没有发生人等田的窝工现象,插秧比计划提前二天完成。而1957年因为只有一头耕牛,虽然连作晚稻和秧田晚稻只有二十亩,却也耕了十天时间,人等田,浪费了许多工。
从以上几方面合理增加农业用工量以后,每个劳力全年投工比1957年增加36%,每亩水田用工达到三十五个,比1957年增加十个工。
前途广阔
这个队今后进一步增加用工量,发展生产,仍旧有广阔的前途。今年,他们从当地实际的可能条件出发,决定采取如下的增产措施:间作稻改连作稻;旱地杂粮改种番薯,番薯改种“胜利百号”高产优良品种;继续改革耕作制度,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每亩耕地全年用工量将比1961年增加三个,每个劳力投工量增加十四个。与采取这些措施相适应,还将进一步管好桑地和油菜,增产蚕茧和油料作物,发展畜牧业和其他副业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