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漫话“武昌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20
第5版()
专栏:知识小品

  漫话“武昌鱼”
  曹文宣
读过毛主席《游泳》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人,都熟悉“武昌鱼”这个名称。“武昌鱼”究竟是怎样的一类鱼?是否只产于武昌?它们的生活习性如何?有无可能更多地生产等等问题,或许是人们颇感兴趣的吧。
三国末时,吴主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百姓有一歌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从此,“武昌鱼”这个名称一直流传下来。
其实,“武昌鱼”是指鲤科里边鲂属和鳊属的几种鱼。它们的形状特殊,身体有斜方形的轮廓,既高且扁;古来统称它们为“鲂鱼”或“鳊鱼”。在《本草纲目》这一部书里,李时珍写道:“鲂,方也;鳊,扁也”;可见“鲂”和“鳊”是从它们的形状得名的。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很爱吃这类鱼,如《诗经》中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的诗句。
“鳊鱼”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皆有,尤以长江流域出产较多,常见的有长春鳊、团头鲂和三角鲂等三种。它们既然分布很广,沿江一带都有出产,为什么特别称为“武昌鱼”呢?
据《武昌县志》载,“鳊鱼”以“产樊口者甲天下”。樊口是鄂城县(即古时的武昌县)附近的一个小镇,位于梁子湖通长江的港口处。在过去,江与湖是直接沟通的;当洪水时期,江水大量涌进湖中,而在枯水时期,湖水又逐渐消泄入江。与此同时,有不少的鱼随着水流而出入于江、湖间。湖中的天然食料很丰富,是鱼类的重要肥育场所,所以樊口的“鳊鱼”特别肥嫩,特别好吃。“武昌鱼”,就是从它们的产地得名的。距今1700年前的三国末期,“武昌鱼”的美名已传遍江南了。
肉味肥美,的确是“鳊鱼”的突出特点,另外从养殖的角度看,还有其他可贵的特点。曾经调查研究过梁子湖中的团头鲂和三角鲂,我们知道它们的特点是生长快,当年的鱼一般长到二三两重,第二年即达一斤左右,如果在池塘中人工养殖,生长率还可以提高;其次是早熟,二龄或三龄即达性成熟,繁殖力强,腹中怀的卵子一般有二三十万粒之多,并且适应静水环境,能够在湖泊中产卵,如果有较适合的管理措施,天然湖泊中可以大量繁殖,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种,作为池塘养殖对象,也没大困难;如果它们是杂食性鱼,偏食水草,经过人工养殖,饲料容易取得,天然水体中,食料更是丰富。所有这些,说明这两种鲂具有相当大的渔业利用价值,可能大力加以发展。
鲂鱼,在正常年景,梁子湖出产的约占总渔产量的10%。产量虽不算低,但从鲂鱼本身的特点,以及湖中有极其丰富的天然食料来看,在渔产中所占比重还可大大提高。没有提高的原因,看来主要是由于捕食了较多的幼鱼所引起的。鲂鱼的体型高扁,体重一般二三两的幼鱼,身体的高度达到八厘米左右,很容易被网具大批捕获;如果晚两三年捕捞这批鱼,则每尾鱼可长到二三斤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已经研究试验成功:团头鲂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鱼苗、鱼种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生长良好,是合乎理想的养殖鱼类。团头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中,尤其是武汉附近的湖泊为多见。它的繁殖期在5、6月内;刚开始饲养时,不妨在繁殖期捕捞一些亲鱼进行人工授精,以取得鱼种。
“武昌鱼”真是名不虚传。今后需要在天然湖泊中繁殖保护,在池塘中加以人工培养,使更多的地区,能够吃到无比腴美的“武昌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