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自然科学通俗化写作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08
第5版()
专栏:

  自然科学通俗化写作问题
彭庆昭
自然科学的通俗宣传教育工作,在苏联被看成共产主义教育中的“最重要部分”。认为它对于破除迷信,建立唯物论的思想,具有“特殊伟大的意义”。认为在农村里,则还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那便是克服生产工作上,老前辈对于旧方法的固执,不接受科学的指导。
关于自然科学宣传的内容,联共党中央委员会在一九四四年还作了决定,就是“用唯物论来说明自然现象,讲解科学、技术与文化的成就。”并且指出全国文化教育机关,都应该参加这个工作。在宣传中要注意说明本国科学的伟大性,加强人民民族自尊心,因而增强人民对于创造能力的信心,根绝残余的阿谀外国货的心理,揭露资产阶级科学,和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文化的反人民的面目。
联共中央指出的这个方向,在我们这些人民民主国家内,基本上也是适用的。他们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方式很多,并且规模宏大。出版物里面,翻译到我国来的伊林的作品,就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
现在我国因为建设工作刚才开始,自然科学的通俗宣传教育工作,除了出版通俗的书刊以外,别的宣传方式,一时还不能大规模进行。出版当然要有写作,既或将来各种形式的宣传,大都也要以通俗的写作为根据,所以现在就应该注意自然科学的通俗写作问题。
在过去,解放区和非解放区,这方面的工作者是被隔离着的。解放区之间,也被敌人分割,相互间的联系也少,经验交流简直谈不到。各解放区,因为对敌斗争紧张,能够分配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手也少,参考书又奇缺,群众对这方面的要求,则既迫切、又庞杂,所以勉强写出来的一些东西,有毛病的是不少的。在待解放区,专家、科学家虽很多,但和工农大众隔绝着,只能以中学生、青年知识分子为对象。现在好了,在专家、科学家和劳动大众之间没有人为的阻隔了。我们这些原来在解放区工作的,现在向专家、科学家学习的机会也多了,这是很大的喜事。为了便于展开科学的通俗的宣传工作,我愿把过去积累的一点点经验说一说,供大家参考:
第一、明确读者对象的问题。科学的通俗宣传,当然要以工农兵为主要对象,但是科学的通俗写作,能不能以工农兵为直接对象呢?一般的说,现在还不能。因为能阅读的工人、士兵是少数,农民能阅读的更少,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大苦衷——文字的掌握困难,人民的文化水平低。我们为大众写这类东西,只有通过干部,如小学教员、义务教员、农会工会工作干部、部队文化教员等等,以他们作桥梁送给群众。这些干部正被群众的求知欲所迫,急切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此外,我们还有广大的干部群众,军事的、政治的、技术的、群众团体的,数以百万计。他们直接为群众服务,学习要求也很迫切。他们一则为提高工作,要回过头来补习基础知识;再则是党在学习上的鼓励,号召和督促。他们要求这方面食粮的呼欲,就给我们的报纸、刊物,提出一个新的重要的任务。
为干部写作,当然不是不管青年知识分子,和一般技工等对象。因为给各类干部写的,联系各方面实践的科学知识,对一般青年知识分子、中学生说来,更富有营养价值。技工的基础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带普遍性的新技术知识,也是包括在里面的。至于细微具体的技术教育,虽说也应该通俗化,但不应包括在科学的通俗宣传之内。当然,这两者结合是可以的,概念上则不宜混同。技术教育对象比较狭窄,应该分别进行。科学常识的宣传对象,则不必分得很细。
第二、了解读者对象的问题。我们干部是一个数量庞大,学习热情,有组织性,有实际工作经验,与广大群众密切联系,有政治素养,对读物有批判力,能负责对作者反映意见,提出要求,能教给我们很多东西的、了不起的读者群众。他们一般的缺乏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所以读物里面用的名词术语,即使是中小学课本里面讲过的,也要加解释,并且一次不能用的太多。这是和给中学生、青年知识分子写东西不很相同的地方。他们没有为学习而学习的习惯,学的东西要有用才感兴趣。这能迫使作者不脱离实际,但是作者如果不争取主动,就容易成为读者的尾巴,放弃原理、原则的灌输。我们如果给群众编“万事通”“万事不求人”“经验良方”之类的东西,是不能帮助群众提高的。
读者的阅读能力一般较差,理解力则较高。所以文章要简朴,要用中国语法。舞文弄墨以及欧化的语法,就会增加读者的负担。文章里面不必故意穿插不必要的故事,因为读者是想老老实实学点知识,不是为了消遣。他如果费了半天劲还看不到正题上,就不耐烦。有一位同志就批评那种东西“汤多肉少”,这代表了相当多的同志的意见。
我们读者所处的环境是很少科学设备的,他们很难得到仪器标本,差不多只能“口说为凭”,所以对他们要说得特别清楚、具体,尽量的附些插图。我们读者是有相当的组织性的,基本上是按照党的政策而运动的。党要提高干部文化,那末,了解干部需要,有计划、有系统写成的文化读物便最受欢迎。党要开展农村卫生运动,那末能解决农村卫生具体问题,有理论、有实际的读物,便能大量销售。所以我们作者也要有组织性,要了解政策,并为政策的执行提供条件,铺平道路,要与卫生部、农业部、企业部、工会、农会、妇女青年的组织经常联系。不要无组织的乱出售,免得作者和读者都浪费精力物力。
第三、掌握宣传方针的问题。自然科学通俗化写作,是为群众办货。专家原有的货色,他们很难买起,他们要买的,专家不一定现成。有些是专家们久已不用的基础课程,可能丢生了;有的是超出了专家熟习范围。此外,在原有的货色里面,好些还带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广告,现在得好好考虑一下,洗刷、洗刷。
至于进一步的希望在自然科学的宣传教育中,避免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宣传唯物辩证的观点,恐怕一时还难以完全办到。不过现实的革命斗争,革命建设,对自然科学宣传,要求具有必要的辩证唯物论的精神,就是对于克服困难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足够重视,不单纯着眼于客观条件。比如在医疗问题上,我们不仅重视手术、药物、营养,还重视对病人精神的鼓舞。事实上证明病人精神愉快、自信,并自觉的好好休养、锻炼,对疾病的治愈有很大作用。我们就应该自觉的重视这种作用。在工业生产上,我们对于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应该重视。在作品里面就给他以鼓舞,而不是光谈客观条件,使人在很高的客观条件面前感到束手无策。
以上几点意见不知道对不对,希望各方面指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