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谈“写作脾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08
第6版()
专栏:

  谈“写作脾气”
于骢
有一位同志写了一篇稿子,寄给一个杂志去发表。杂志的编者来了一封信,提了一些意见,希望他修改以后再寄去。他看了看不太高兴地说:“用就用,不用就算了,我向来就是这个写作脾气!”结果,这篇稿子也没修改,也没寄回去。
所谓“写作脾气”,在旧社会里是多种多样的,好象凡是写写文章的人,没有点“脾气”,便不够味似的!其中尤以不愿编辑修改自己的稿子为最普遍。记得我刚学写稿子的时候,就在稿子后边写上“不准删改”;仿佛自己写的稿子被别人修改了对自己面子很不光采。造成不愿编辑修改自己文章的另外一种原因,便是因为在反动的统治阶级压迫下,没有言论自由,表达真理的文章,往往被编辑任意删改而失掉原意。在那时,这种“写作脾气”的存在,对反动的统制者是具有一定的反抗意义的。但,在今天,这个“脾气”的存在,有没有好处?就值得研究了。
今天的文学和艺术,肯定的要表现这个新的时代和这个时代的新人物。因此要写作必须要有这些新的生活体验和科学的理论知识来作基础。但是一个人新的生活经验和理论水平,不一定已经很够了,因此,时刻还需要虚心地向群众学习,同时还尤其应该向斗争经验丰富或参加的同志们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听取他们的意见;随时丰富自己的素材,修改自己的作品,使你的作品更完整,对现实起更好的作用。别人的意见可能有些和你的意见不一致,也可能不正确,但,应当虚心地加以研究,不正确的还可以讨论。如果别人一对自己的作品提意见,就拿出自己的“写作脾气”来,干脆不理,这就说明自己思想上的自高自大,和缺乏向群众虚心学习的态度。
今天,在写作上要表现新的时代,新的人物;无论在老作家或新学写作的同志来说,都还是一个新的课题。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如果还不去掉这个“写作脾气”,对人民说,不能更好的服务,对自己说,也是写作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