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义安公社依靠群众添制车马挽具 牲畜车辆出勤率高,在备耕中发挥良好作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23
第2版()
专栏:

义安公社依靠群众添制车马挽具
牲畜车辆出勤率高,在备耕中发挥良好作用
本报太原22日电 记者郭洁报道:在4月初的一个傍晚,介休县义安公社义安生产大队集聚车畜的广场上,挤满了刚从地里生产归来的牲畜和车辆。当记者问他们车畜出勤情况时,赶车的社员王士谦说:开春以来,车辆天天都是全部出动,再过一两天,春种用的肥料就可送完。他抱起车马用的一件件的挽具,拍拍尘土,接着说:“车畜全能出动,多亏队里早收拾好了这些鞍套用具。”
最近记者访问的另外一些公社,有些生产大队因为缺挽具,一部分车辆停在车棚里,不能使用。
义安公社耕畜、车辆较多,当地又不产制挽具用的皮、麻。他们为什么不缺少车马挽具呢?说起来,有过一段周折。
去年夏天,小麦开镰以前,公社党委书记郭锦德到南堢大队去劳动,看到从地里回来的牲口,有的膀子磨出了血。赶车的社员告诉他,牲口膀子磨出血,是因为鞍架不够用,垫脖子不合适。不久,到公社来要求供应挽具的人渐渐多起来。当地供销社供应了一部分挽具,但还不能满足需要。小麦开镰收割了,全公社仍有十几辆胶轮车和二十几辆铁轮车,因为没有挽具不能出动。如何解决车马挽具这些小东西,成了影响生产的大问题。公社党委召开了有各生产大队党总支书记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专门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会上,有些大队干部要求公社向县里要。公社党委认为,向县里要是一个办法,但是如果各公社都这样要,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县里一时也难以供应这样多的挽具。这些小东西,历来也不是靠国家供应,而是靠农民自己解决的。
会后,公社的几位领导干部就分头深入到各队,去找群众商量解决办法。到沙堡生产大队的是公社党委副书记赵青山。沙堡大队当时有十四辆大车,其中有五辆大车没有挽具,其他的车辆虽然能勉强出动,却也急需修补。他到社员家里去访问。有的社员说:过去喂养过牲口的人,家里多少有一点备用挽具,不过不多就是了。社员齐廷梅说:他家入社时,只随牲口带了一套挽具,家里还有两副好搭腰。社员们表示,愿意把自己存的挽具卖给社里。赵青山又和大队干部、社员共同商订了个合理的收购价格,向社员公布。几天工夫,社员们就拿出了三百八十多斤旧麻绳。有的社员听说社里卷垫脖子缺棕,就把过去穿坏了的棕衣拿出来,卖给了社里。大队又从仓库里清理出三张旧皮子。这样,经过加工改制,拆旧翻新,终于解决了大队所需的全部挽具。
公社党委认为,沙堡大队依靠群众克服缺少车马挽具困难的办法,不仅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也是勤俭办社,节约社会财富的一种好办法。于是,在全公社推广了沙堡大队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乐上、洪相等十四个大队的统计,群众售给社里的鞍套、垫脖、坐秋等现成挽具,就有二千五百多件。另外还收购了许多群众原来用坏的挽具,用来拆旧翻新,或者充作原料,重新加工改制。各大队从仓库里清理出近两千斤皮子和麻绳,加工成了挽具。与此同时,当地供销社也购进部分新挽具,装备了胶轮大车。这样,全公社从去年夏收到今年春耕前,共添制了八千多件车马挽具,不仅满足了日常的需要,各生产大队还存下了一点可供维修挽具用的皮、麻等原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