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在艺术深造的道路上——访晋南蒲剧院的青年演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4-24
第2版()
专栏:山西通讯

在艺术深造的道路上
——访晋南蒲剧院的青年演员
新华社记者 莎荫 田培植
在宽阔的演员练功室里,一片引人眼花缭乱的景象:翻高跤的,轻捷得像小燕,掠空而过。跑圆场的,仿佛行云流水,飘然而来。老师傅们不停地念着鼓点,晃动着手臂,武旦行当的演员们跟着老师傅的手势连续飞脚胸前。水袖宛如微风中的缕缕白云,身边的宝剑闪着耀眼的银光。尽管汗珠从两颊涔涔[cén]而下,却没有一个人顾得去揩拭一下。……
这是晋南蒲剧院青年剧团的演员们正在练功。看了他们这样的刻苦锻炼,可以想见他们最近在太原的演出成功不是偶然的。
这个剧团的全部青年演员都是从晋南各县蒲剧团选拔出来的。两年前剧团刚成立时,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九岁,但是都已经有三五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艺术训练和舞台实践。到了青年剧团以后,在艺术深造上的条件更好了。他们刻苦学习,以艰辛的劳动换来了艺术上的突飞猛进。
二十一岁的女演员裴青莲,演过小旦、老旦,也演过青衣。这两年间,她塑造了好些出色的舞台形象:袅娜多姿的少女,饱经忧患的老人,含蓄稳健的中年妇女。每一个舞台形象都是她日日夜夜用心血一点一滴浇铸出来的。刚到青年剧团时,她演的是小旦戏,去年因为体型发胖了,决定改工青衣,派的头一个角色是《访冯彦》中的冯娘子。本来,“改行三年穷”,这是老经验,师傅们也说“青莲一年半载是出不了台啦。”可是,青莲有自己的主意。她想:“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时,正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她白天坚持练基本功,夜深人静的时候还要悄悄地跑到院子里,趁着月色练习青衣的身段和做派。后来剧团的领导干部们发现了,就劝她别着急,小心把身体弄坏了。她听了却笑着说:“过去老师傅们学艺,哪个不是半夜起来练功,我迟睡一会算个啥。”就这样,她一点一滴地把青衣表演上的一套路数摸熟了。六十天以后,一个出色的“冯娘子”舞台形象就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十九岁的花脸演员解[xiè]光礼也是这样,他以轻捷的武功和传统特技,比较好地塑造了《采花》一剧中的侯尚官这个角色。在这个戏中,侯尚官有两个表演程式很重要,一个是行窃前登楼了望时,要用“飞脚上桌”,一个是行窃被推落山涧后,要用“坐地移行”。看过他的表演的人,谁能想到这两个表演程式竟使他花了整整五十天的时间艰苦锻炼。去年冬天,当他接受扮演侯尚官这个角色的任务以后,连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也担心他在一百天内是否上得了桌子,更不要说“坐地移行”了。因为在过去,老师傅们为练这点功夫往往要经历两个寒暑。可是,解光礼却有一股劲:“过去,徒弟学戏是偷艺,现在老师傅这样热心地教,一百天学不会怎么去见同志!”狠了心,练“飞脚上桌”就一天踢一百个“飞脚”,练“坐地移行”前后磨破了两条裤子。他学得狠,老师傅教得也勤,什么时候练就什么时候教,练到什么时候就教到什么时候。整整五十天,功夫到底给练出来了。解光礼还在“坐地移行”中,用提气的方法练就蹲进蹲退的本事,为塑造侯尚官这个角色增添了舞台效果。
这些青年演员们,大多出身于劳动人民的家庭,幼年经历过旧时代的苦难生活,解放后参加剧团又长期生活在农村,演出在农村,党的教育和劳动人民的影响,使他们树立起严肃对待事业的态度。十九岁的女演员乐惠芳,原来是一个讨饭的小乞丐,解放的时候还什么事也不懂,一个县的蒲剧团就让她来学戏。在剧团里,老师傅们把她当女儿看待,演员们把她当亲妹妹看待,从生活到学习,都给她安排得妥妥贴贴。经过十年训练,她成了一个很不错的小旦演员。来到晋南蒲剧院青年剧团后,剧团又让她拜有名的老艺人为师傅,并且帮助她提高文化水平。剧团党组织的关怀和戏剧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她的眼界开阔了,她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好,把戏演好。一次,剧团派她扮演《明月珠》中的主角彩萍。彩萍是个为小姐的婚事穿针引线的人物,有很多表演要求很严格。几次表演,她总觉得有些动作还不柔、不圆,不能恰到好处地刻划出这个伶俐多情的丫环的神态。于是,她就日夜琢磨,并经常练习卷帘、扑蝶等动作,使舞台表演显得轻巧、圆柔了。
蒲剧是具有五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十年以前还有人担心它后继无人。十年后的今天情况不同了,蒲剧演员的新的一代正在健康地成长起来,不过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在艺术锻炼上还要经受几多艰苦,但这簇鲜花将放出奇香异彩却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