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追击线上(上)——记广州战役的一个侧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09
第4版()
专栏:

  追击线上(上)
——记广州战役的一个侧面
本报特约记者 杜展潮
九月二十三日,正当国民党匪帮中央通讯社无耻吹嘘:“梅关我军严阵以待”的时候,我英勇人民解放军某部已越过了梅岭关,打开粤北大门南雄、始兴,与先行楔入翁源及沿粤湘边境山地向南挺进的大军形成数路夹击曲江之势。吓得蒋白匪帮慌忙调遣其四十六军,沿粤汉铁路南下,以便与其三十九军、六十三军共同“固守”这一粤北战略要点,但当这支匪军刚赶到曲江以北百余里的乐昌时,我华中前线大军已经在衡阳方面展开强大攻势,迫令其仓惶北撤,此时我南线兵团即乘机以一百三十里强行军急取曲江。继即挥戈南进,连克佛岗、英德、花县等城,及控制粤汉路全线,十月十四日夜,胜利进驻广州市。同时,我东西两翼部队,迅速肃清广州外围残敌,尾追西逃蒋白匪军,广州战役遂告胜利结束。
这一战役,前后共历时十余日,其特点是:蒋白匪军在人民解放军大军追击下,节节溃窜;我们则要求在每个战斗行动中,尽可能就地歼灭敌人,因此形成一极度紧张的追击战。时间——是这次战役的第一要素。为了争取时间,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不顾风雨、日以继夜地前进,直达广州,下面是这次进军行进中一些片断的记录:
 一 夜渡梅关
部队自江西中部南进第十日,远望横卧在前面高耸入云的山峦,那便是有名的大庾岭了。大庾属五岭山脉,横贯粤赣两省,岭上有拔海一千二百英尺的“梅关”,是江西进入广东的交通孔道。
在没有攀登大庾岭之前,我们就听到好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岭南人民,日夜盼望解放军,把新上场的落花生经心的炒好之后,便跑到岭上守候,看到自己军队还没有来,又赶快跑下山去,把旧花生吃了再炒出一锅新的来,准备给战士们做干粮。人民日日攀登上梅岭关向北远望,焦灼地互相询问着:“大军怎么还不来?”
如今人民解放军终于来到大庾岭了,我们战士们的战志被人民的热情鼓舞得按捺不住。“指导员,这次非让我参加战斗不可!”机炮连文书韩荣耀,固执的这样说。前面是三连挑夫刘金中,他这时正挑着重担上山,却还纠缠着连长、指导员在议论着能上火线的条件。暮色中部队迅速地沿着崎岖的山道,蜿蜒上升,当先头部队到达那座雄踞两峰之间,北有“南粤雄关”、南有“岭南第一关”的梅岭关时,月亮已自东方徐徐升起。在月色下我们和坚持敌后斗争的两支人民武装——粤赣湘边纵、北江二支队胜利地会师了。“就是那里!”游击队司令员张华,顺着山势指点给野战军崔师长看我们第一个攻击点——南雄,然后他的队员便带领着野战军的同志们越过梅岭关,疾速地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二 浈水之战
南雄位于浈水之滨,是粤北的门户,据记载:“州雄名者,盖控带群峦,聚会百越,岭南气息仰此一州也。”很明显,要想保曲江,就必须守南雄,所以匪军不惜在有限的兵力中抽出约一师人在南雄、始兴一线布防,并且将一部主力伸至大庾岭前,企图以地堡群来控制我军南进的道路。
了解敌情后,指挥员做了一个周密的部署:丙团迅速迂回至敌人前进工事的侧背,计划断其退路,乙团绕小道从中前进消灭城内守敌,甲团则自左翼直奔浈水,准备拦击敌自始兴北来援军。“争取打响头炮!”战士们在宣誓,把笨重的六零炮和迫击炮从驮鞍上卸下来架在肩膀上。为了按前线指挥所的命令,在黎明四点钟前完成一百三十里行程,抵达南雄城关,我们的部队沿崎岖的山道和湿滑的田径跑步前进。当乙团进至城北公路某一小村时,蒋匪守军还在睡梦中,其哨兵发觉有人时,解放军已来到他跟前。七八枪就把他们一连人打垮并擒获了。这时已是三点四十分,离城还有八里,部队又继续向前奔进,当乙团赶到南雄东关,时针正指向四点差六分。这时听到城内敌人正集结准备流窜,我一营即以炸药破毁东门把敌人打个稀烂,进占伪县政府。二营则疾步进至城南浈水大木桥边,此刻河南敌人已等不及其城中后撤部队了,忙浇了一桶煤油点火烧桥。我二营长带头六、七位战士从烟火中冲过桥去,把许多蒋匪军吓得目瞪口呆,束手就擒。我后续部队随即赶到,扑灭了桥上大火。
当天晚上,人民的战士们又源源从这条近二百公尺长的大木桥上通过,沿浈水向始兴前进。那里,两日前国民党某团长饶纪明二十二日率领他的团队起义,当场击毙伪县长等多人撤出城外。这消息大大地鼓舞了我们的战士,兼程前进,粉碎了企图顽抗的匪军阵地,匪军慌忙向曲江方面奔命,却没有想到我们的游击队和起义部队正在前面等着他们。
三 急取曲江
南、始之捷,揭开了广州战役的序幕,盘踞曲江匪军受着严重的威胁,沿周田、平步一线依山构筑工事,企图阻滞我军前进。而我大军却已源源涌入广东,分路赶至前线司令部指定的地区集结。
人民政协胜利闭幕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鼓舞了整个前线,战士们在我们庄严的五星国旗前面宣誓:坚决执行朱总司令命令,用解放曲江、解放广州来庆祝开国大曲,向毛主席献礼!紧张地完成了一切战斗准备工作。
十月六日正是古历中秋节,我军开始进攻曲江。
为了避免惊动曲江外围之敌,求得歼灭其有生力量,然后攻取曲江城。我们一支轻装部队,头天黄昏就插进始兴西南部的大山中,在悬崖绝壁从来没有人到过的地方行进。夜间我们的指挥员、战斗员们就倒背着枪以便去探索道路,用竹梯架在陡峭的地方上下,用臂部代替脚在茅草丛生的山岭上滑行着,我们正面部队则以每小时二十五里的行速抢到前面去袭击闻风而逃的敌人,一边打仗,一边前进。路上电话员不时把电线接在长途电线上向大家报告消息。现在曲江匪军已陷入极端慌乱的状态中,一个匪军在电话里惊慌叫着:“来啦!来啦!”便哑然无声了。匪军逃窜时除了两道桥外,其余十几座大小桥梁,甚至放上炸药也来不及爆炸便逃散了。当我军七日清晨进抵曲江城东河坝时,匪军六十三军最后撤走部队,以汽油燃着韶关大桥,向西南逃窜,我先头部队即飞奔上前扑灭火焰,抢救了桥梁,胜利进占曲江城。
这天夜里,雨水拍打着北江,在师的临时指挥所作战地前面,秦军长、谷政委传达着前线司令部作战的命令:“敌人弃守曲江南逃,我们必须立即改攻坚为追击,敌人逃到那里,我们追到那里,扭住一股,歼灭一股,兼程向广州前进!”进军号响了,战士们从休息的地方跳起来,扛上枪炮,冒雨跨行在滑湿的铁枕道木上连夜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