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2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09
第5版()
专栏:

  政治经济学教程绪论(2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其特点
王学文
 第二章 经济运动与经济规律(法则)
第三节 经济运动与经济运动规律(法则)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或社会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也是与阶级社会具有其根本的本质的区别的。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废除了生产手段的私有制,实现了生产手段的社会公有,或苏维埃国家所有,那里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剥削。因此那里的生产关系也不是敌对对立的,而是平等互助的,那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也已经不是矛盾冲突的,而是适合融合的。所以那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或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再也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且再也不是阶级的斗争,而表现为新旧的矛盾与新旧的斗争,斯大林同志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总有东西死去,但死去的东西不顾轻易地死去,而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而卫护自己已死去的事业,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总有新东西出生,但出生的东西并不是轻易地出生的,而是在啸着、叫着、卫护着自己的生存权利。新旧之间,垂死与出生之间的斗争,便是我们发展的基础。”
这种新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具体的表现于社会主义人们间革新与保守、积极与消极、创造主动性与惰性、自觉与不自觉、进步与落后、新的劳动态度与旧的劳动态度、新的劳动方法与旧的劳动方法、新的劳动组织与旧的劳动组织、新的生产过程的组织与旧的生产过程的组织、新的科学技术与旧的科学技术、新的观点与旧的观点,马列主义的思想意识和残存于人们中间的旧道德观念、及生活习惯、文化教育及其他一切社会生活方面资产阶级的与小资产阶级的一切思想意识的残余,即一切前进发展的新的因素居于领导统治地位与一切障碍阻滞社会前进发展的旧的因素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种新旧矛盾与新旧斗争,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平等互助的关系与人们间道德上与政治上的统一一致,由于在布尔塞维克党与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下,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合目的性与计划性,因此已不再是,也不可能再是采取阶级斗争的方式,而只能是和必然地是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并以社会主义的竞赛为重要的基本的形式。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意义,在于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在于暴露发掘与克服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推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进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达成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实现,这也就是布尔塞维克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因此,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新旧斗争的武器,便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便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日丹诺夫说过:
“在我们的苏维埃社会里,敌对阶级被肃清了,新旧斗争以及因而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不是象在资本主义之下那样以敌对阶级的斗争与大变革的方式来进行的,而是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进行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党手中强有力的工具,这无疑地是新的发展类型,新的辩证规律。”(日丹诺夫在关于亚力山大罗夫所著“西欧哲学史”一书的讨论会上的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