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心之官则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03
第6版()
专栏:

“心之官则思”
于洛青
读《孟子》,遇到这样一句话:“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反复思之,觉得有些启发。
它揭示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过程。耳朵和眼睛这些器官不会思想,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现象所蒙蔽;它们只能把各种各样的外界事物的现象反映到脑子里。只有大脑这个器官,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它也指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不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抑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要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就必须经过思考,也就是经过将各式各样的材料咀嚼消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主观意识必须发挥能动作用,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使知识变成活的有用的物质的力量。学习中的这种主观能动作用,就是“思”。
宋朝有个人叫陈正之,很想成一个大学问家。他读书很快,但学到的东西却很少,常以此苦恼。一天他路遇大学者朱熹,朱熹就告诉他一个方法:“每天读五十字,连读两三遍,每遍皆用脑思之。”陈正之就用这个方法读书,过了些时间,他果然感到读过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了。后来真的成了一个大学问家。朱熹自己就是这样读书的。他订的六条读书方法,第二条就是:“熟读精思”。他说:“今人所以记不得,说不出,心下若有若亡,皆是不精不熟。”
学习本是艰苦的思想劳动。只用耳目、“无所用心”地学习,就不是真正的学习。即使有千百次的耳闻目见,也是熟视无睹,不会发生认识过程的飞跃。“深思熟虑”才能丰富智慧,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作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我国宋朝思想家张载认为:学习贵“疑”。他说:“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是对做学问真正有心得的经验之谈。“问”的基础是“思”,不进行思索,就不会发现问题,就谈不到“问”。要善于思索,就要经常锻炼,多在自己脑子里放一些问号。
要养成思索的习惯,还要戒急躁,扎扎实实地下工夫。荀子在《劝学》里说:“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shé-tuó]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蚯蚓虽然没有利爪坚骨,行动很慢,但它用心专一,所以能钻到土地的深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而螃蟹虽有六只脚和两把大钳子,但由于它心浮气躁,结果连个洞也打不成,只好寄居在蛇和鳝鱼的穴里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