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长短相较”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04
第6版()
专栏:

“长短相较”说
 文益谦
人民日报副刊择定5月4日,开辟一小块篇幅作专栏,名之曰《长短录》。
四十三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个文化革新运动,但它的结果,却使我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这个变化,使中国革命的面貌起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是因为中国无产阶级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它来作为观察客观世界,观察国家与革命的工具。一经学习这个无价的法宝,就立刻使中国的革命踏上胜利的道路,东方的天空从此破晓。
但是学习这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是一帆风顺,没有曲折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学习它很不容易。不要说五四运动的当时,即使是“五四”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无产阶级的革命先进分子,都还有不少的人没有学好;就是到现在,学习的人更多了,但是仍然有许多人还没有真正学好。
是什么东西,在障碍我们学好和运用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呢?二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作《反对党八股》的讲演,对五四运动作了极其公正的评价:“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但五四运动本身也是有缺点的。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反对旧八股、旧教条,主张科学和民主,是很对的。但是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他认为这是“五四运动的消极因素”。
这个“消极因素”不仅为患于五四运动的当时,直到现在,它的遗祸也还没有完全除尽。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是主观主义地、片面地、绝对化地看问题的方法,是害死人的。就是它,至今还盘旋在我们的头脑中,阻挠着我们去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我们的头脑中,经常有两种世界观在打架:一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因为我们热情而虔诚地学习着它;另一种是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就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绝对主义的世界观。
毛泽东同志多次引用过老子在二千多年前说过的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来说明事物的“二重性”,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就使我们想起老子说过的另一段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不管老子是个唯物论者还是唯心论者,他这段话是包含了辩证法的,是合乎“对立统一规律”的。相生、相成、相较、相倾、相和、相随,正是说明矛盾的双方,对立而又统一,缺一面就都不存在;一切皆美,就无所谓美了,一切皆善,就无所谓善了。
天下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但是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差异,只有在两者相比较、相矛盾时,才能加以区别。所以老子说:“长短相较,高下相倾”。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分析和比较,这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正确方法。这个专栏名之曰《长短录》,就有“长短相较”的意思。同时,也还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思。取长补短,那就不但是作者自己,而且要请读者群众来帮助作者,以大家之长,来补作者之所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