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教师的摇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05
第2版()
专栏:

教师的摇篮
新华社记者 傅军
“六十年华矜少壮,百千师弟遍天涯。”
在北京师范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的日子里,老教授黎锦熙的这两句诗,正好道出了全校师生们的自豪的感情。
桃 李 满 天 下
这所我国历史最久的师范大学,她的毕业生的确已经是“遍天涯”了。从祖国的塞外到最南方,从新兴的城市到遥远的边疆,到处都有从这个“教师的摇篮”里出来的毕业生,在辛勤地传播着文化的种子。他们大多在中学里任教,也有的在高等或中等师范学校里任教,还有的在教育行政岗位上。他们中的许多人,现在已经是有成就的老教师或著名的学者了。
这些毕业生,有机会总要到母校来看望看望。最有意思的是,1960年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文教群英会的时候,有些毕业生和母校的老师光荣地相会在一起。许多毕业生经常从山南海北给母校寄来一封封热情的信,有的说他入党了,有的说他在工作中又有了新的成绩,有的报告自己的近况,有的向老师请教教学和学术上的问题。一个到西藏一所学校去当教师的毕业生来信说,他们学校的学生从前大多是农奴和农奴子弟,在那最黑暗、最反动的农奴制度下,曾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做梦也想不到会念书,今天他们获得了新生,正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宏大志向,顽强地学习着。这使他深深地感到:他的任务是多么光荣和艰巨!他在信末坚定地说:我一定按照党的要求,兢兢业业地完成人民教师的光荣任务。在包头的一所师范学校里,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他们集体给母校写信,热情地表示:“我们满怀着信心,要在这塞北的钢城,播下美好的教育种子。”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一个中学教师的来信中可以看出,这个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才四年多的年轻人,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正在迅速成长着,他已经在那里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且担任教研组组长,被评为“红旗青年突击手”。在青海和新疆的一些新建师范院校里,有许多教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在北京各中学任教的毕业生中,也有五十多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或被选为人民代表。
回顾六十年
北京师范大学在解放前的四十七年中,走了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只是解放后才得到迅速的发展。
这个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京师大学堂增设的师范馆。1908年独立设校,1923年才正式成立北京师范大学。1925年以学生运动震动全国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1931年和它合并。抗日战争期间,这个学校曾西迁到西安、城固、兰州等地。在解放前的四十多年中,这个学校的校名先后变换过十多次,校址也一迁再迁。那时,学校经费也经常处在困难之中,甚至不得不靠抵押校产和借债度日。有一位老教授在一篇描述当时情况的文章中曾经写道:“严冬教室无火,而授课无间”。
今天,来到首都西北郊,远远地就望见北京师范大学那银白色的天文台。走进校园,眼前一幢幢新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宿舍等建筑栉[zhì]比林立。1952年以前这个学校在北京和平门外的旧校址,现在只留在师生们的回忆中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也大大扩充。新建的图书馆有宽敞的阅览室,藏书量已从1952年的五十多万册,增加到一百四十多万册。全校现在设有十二个系,解放后陆续开了几十门新的课程。同解放前的最高年份相比,现在的在校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多,教师人数也增加了将近四倍。大批青年教师正在这里迅速地成长起来。解放后十三年来,这个学校已为国家培养出九千八百多名毕业生,相当解放前四十七年毕业生总和的一点六倍。
老教师的喜悦
在这个学校任教多年的老教师们看到自己辛勤培育的学生在祖国各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看到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无不感奋喜悦。在这六十周年校庆的时候,许多老教师激动地赋诗属文。从事教育工作六十多年的八十三岁老教育家陈垣校长,更有许多感想。他赋诗说:“师友擎杯喜气传,欣看桃李发春妍。老夫与子同闻道,再共弦歌六十年。”他感到最大的幸福是他在八十高龄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使我获得了新的生命”,他的这句话代表着许多老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情。有些老教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不久前他们刚刚开会回来,他们听了周总理的报告,更是受到很大的鼓舞。
今天,这些老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专长,孜孜不倦地培育着年轻的一代。他们许多人虽然已经鬓发斑白,仍然老当益壮地勤奋讲学,积极地从事科学研究。人们常常看到陈垣校长在他的“励耘书屋”里,手拿放大镜,专心致志地在从事研究工作,在整理和校注历史著作。已在校任教四十二年的老教授黎锦熙,循循善诱地在培养着青年教师。许多老教师黎明即起,认真备课。有的逢到假日,还几个人一起聚在书房里,一面饮茶,一面交流学术。我们访问了许多老教师,他们都兴奋地说:今天教师工作更加有意思了,自己仿佛越活越年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