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土地越种越肥 粮食稳定高产——东湖农场连续四年粮食亩产超千斤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08
第2版()
专栏:

土地越种越肥 粮食稳定高产
——东湖农场连续四年粮食亩产超千斤的调查
本报记者 伊心恬
浙江绍兴县国营东湖农场的五百多亩稻田,自1958年以来,连续四年稳定高产,平均每个农业工人一年生产的粮、油产量和产值,比农场周围一百多个生产队的平均水平高出两倍左右。东湖农场四年来粮油生产情况列表如下:
年份稻田面积(亩)粮食总产量(斤)亩产(斤) 油菜亩产(斤) 平均每人产粮(斤) 产油(斤) 产值(元)
1958 574 599500 1044 136 10076 172 1316
1959 552 602000 1091 265 10255 2271510
1960 527 626000 1187 208 10539 1701434
1961 523 574000 1098 178 10500 1541626
(注:如果除去一熟油菜面积,1961年粮食亩产应为一千一百六十斤。)
东湖农场为什么能连续四年亩产超千斤呢?据农场的工人、技术员和领导干部总结,在许多有效的增产措施中,努力提高土壤肥力,是一条决定性的措施。
土壤起了五大变化
东湖农场是1952年建立的。当时,这里的土质并不好,土壤是青紫泥,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土性粘湿,土层瘠薄,这里农民说是:“湿时一团糟,干时像把刀,掘掘一条缝,敲敲一眼洞。”每年只能种一季中稻,亩产只有三百多斤。建立农场以后,经过工人们连年改良土壤,现在,稻田的土壤已经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工人们说是起了“五大变化”:土性由冷僵变为温润,土质由粘湿变为松软,土层由浅薄变为深厚,土色由青紫变为黝黑,土壤由瘦瘠变为肥沃。农场工人说,过去是“鸡肫泥”,现在已变成了“面包泥”。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去年冬季测定,东湖农场各畈稻田土壤的有机质肥分含量一般高达4%到5%,而在1952年建场时只有1%,1956年也只有2%。
在土壤逐渐变肥,地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东湖农场逐步进行了耕作制度的改革,1956年大面积改单季稻为双季稻,1958年又大面积推行了春粮加连作稻的新三熟制,此后四年中,新三熟制面积不断扩大,平均占稻田总面积36%,复种指数提高为218%到264%之间,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产量也迅速提高,既多种又高产,因而获得了稳定增产。东湖农场工人是怎样提高土壤肥力的呢?
先从水字做文章
东湖农场建立后,干部和工人针对着土质粘湿、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特点,先解决水的问题。在严寒的冬天,工人们在每丘田里挖掘了排水沟,开辟了四条共长八里的渠道。这些渠道既可以排水灌水,又可以运肥,工人们叫做“三用”渠道。渠道和排水沟一直挖深到耕作底层,现在已把地下水位降低到一米以下。由于渠道、排水沟纵横遍布,每丘田都有十字形、廿字形的沟渠,这就使所有的田都能迅速排水,做到平时不积水,大雨不成涝。土壤粘湿烂糊的情况逐渐改变了,这就给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创造了条件。
稻田的排灌条件改善以后,他们又采取了五种办法改良土壤:低田改高田,小田改大田,横田改直田,瘦田改肥田,畈心田改河沿田。同时根据每丘稻田土壤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分别进行改良,如土性粘重的稻田加入砂土,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质肥料;土层瘠薄的低产田逐步深耕,加深耕作层,同时多施有机质肥料;冬闲田进行翻耕晒白。经过连年改良,现在,东湖农场的稻田已成为排灌通畅、田畦整齐、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的良田沃土了。
以肥养土 土肥苗壮
东湖农场工人多年来一直把增加土壤中有机质肥分当作提高地力、达到多种高产目的的一条根本措施。
“水是血,土是肉,肥是养分”,这里的农业工人这样理解水、土、肥三者的密切关系,在日常耕作中,十分重视增施肥料来培养地力。
“用地必须养地,冬养春用,养用并重。”这是东湖农场副场长胡香泉和工人一道摸索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1958年,东湖农场35%的稻田一年种三季粮食,许多原来的绿肥田改种春粮后,肥分消耗量大,地力有所下降。胡香泉经过多次试验,和工人反复研究,找到了冬养春用的培养地力的有效办法:他们把占全年40%的肥料施用于冬季作物,同时在冬季进行深耕,精耕细作,使有机质肥分有充分时间分解,除了春花作物吸收以外,很大数量储存在土壤中分解,留给早稻吸收。这样,新三熟制田的早稻虽然本田生长期短,但由于土壤有充足的养分,也能健壮地生长。
东湖农场采取多种办法增积有机质肥料,每年和每熟作物的施肥水平都不断提高。1961年,平均每亩稻田施有机质肥料一百担左右,比1958年增加近一倍。猪多肥多,东湖农场把发展养猪作为肥料的主要来源。他们利用水面放养革命草,作为猪的青饲料,用豆壳、麦壳和油菜壳作粗饲料,再加上大麦、马铃薯作精饲料,使养猪量迅速增加,1958年到1961年,全场平均每亩稻田有猪两头到三头,因而猪粪在稻田总施肥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四年来,在全年施肥中,猪粪占了一半左右,1961年每亩平均施猪栏肥四十担到五十担。除了多养猪、多积肥外,东湖农场工人还从当地具体条件出发,广辟肥源,四季勤积土杂肥,如捻河泥,制沤肥,积家肥,利用水面放养水上绿肥等等,同时注意做到合理施肥、经济施肥。他们还很注意不让土壤的肥力消耗光,经常给土壤补充养分,使土壤的各种养分除了供给当时作物需要外,做到有节余,有储备,达到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燥耕深耕 风化土壤
东湖农场除了增施有机质肥料以外,还采取燥耕深耕、风化土壤的办法来培养地力。胡香泉说:土壤要肥,像人一样,一是靠营养,一是靠锻炼。他说的“锻炼”,就是坚持燥耕深耕,让土壤经过充分的日晒、霜冻、风吹,促使土壤风化,泥土疏松,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每年冬季,他们在播种越冬作物前就实行燥耕深耕,使土壤细碎,土温提高,通透性增强,耕作层加深。在夏秋的早晚稻种植前也尽量抢晴整地,燥耕深耕,做到泥细草净,然后再灌水耙平。工人说稻田湿耕会使泥土闭塞,不易吸肥,燥耕能使泥土开口,吸肥力高,土肥相融,作物根系活跃。早稻收割前,工人们还排水搁田,做到谷黄田燥,以便连作晚稻插秧前也进行燥耕。
他们还在苗期实行浅灌勤灌,每次耘田后断水搁田,使土壤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的状态中。冬春旱作,夏秋水种,每年有近两百天土壤是干燥的,无形中形成了水旱轮作的过程。这样,土壤中既有足够的水分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又有较多的空气促使作物根系的发育,促进早发壮发;既有利于土壤中有毒物质的转化,又有利于土壤中有效养料的释放,对培养地力很有效果。
一般来说,一年三熟,消耗地力大,春粮田的连作稻产量往往不如绿肥田的连作稻。可是,这里的情况并不如此,几年来春花田连作稻的产量一般都不比绿肥田的低。1961年,据八十三亩春花田的早稻统计,单位产量反比绿肥田平均高8.4%,春花田的连作晚稻也接近或者超过绿肥田连作晚稻的产量。这就证明,只要注意培养地力,一年种三熟粮食不仅不会使地力下降,相反地还能提高土壤肥力。
轮作也是养地方法
几年来东湖农场还注意通过轮作培养地力。他们采取的轮作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绿肥和春花轮作。他们采取两年春花一年绿肥进行轮作,种植春花,能使土壤风冻,减少回原物质,播种绿肥,能增加氮素和有机质含量。实行轮作,更能全面提高土壤肥力,达到用地养地相辅相成的目的。第二,豆、麦和油菜轮作。这里的经验是:麦多吸收氮肥,豆多吸收钾肥,油菜能减少杂草,实行轮作也可使土壤中各种肥分不会耗尽,达到平衡发展。第三,水稻不同品种轮作。据东湖农场第四耕作队试验,籼稻对肥分的吸收力强,施肥多少能吸收多少,多种籼稻不易使土壤有肥分储备;粳稻需肥多,但吸收不完,能使土壤有储备。因此,籼稻的品种和粳稻的品种进行轮作,就能取长补短,避免地力下降。
东湖农场虽然获得了连年稳定高产,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今年,他们继续采取各种办法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力争高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