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培养地力 提高产量——松村公社青修大队第三队耕地使用情况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09
第2版()
专栏:

培养地力 提高产量
——松村公社青修大队第三队耕地使用情况调查
中共山西沁县委员会调查组
土地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是增产粮食的第一要素。土地应该如何种方能获得更好的增产效果?最近,我们到松村公社青修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进行了一次调查。
平地越种越好 沟坡地越种越差
青修大队第三生产队是个黄土丘陵地区,全队三十九户,耕地中,平地一百四十八点八亩,占36.4%;沟地九十六点六亩,占23.4%;坡地一百零九点六亩,占26.6%;岭地五十六亩,占13.6%。
这几年这些地种得怎么样?这个生产队曾先后对全队的七十一块地增产减产或平产情况,作了一次调查。调查除了有队长、会计、老农和社员代表参加,还吸收了一部分互助组时期土地经营得好的、一般的、差的社员户座谈,让他们说明他们当时经营土地的情况,以便同初级社、高级社和现在经营情况作比较。
调查发现,近四年来,按块数算,平地平均产量高于平年的占64%;但沟地平均产量高于平年的仅占21.4%;坡地平均产量高于平年的更低,占15.8%;岭地稍好一点,平均产量高于平年的,也仅占27.2%。换言之,后三类地多数地块平均产量低于平年。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从组织互助组到实现公社化以后的四个时期,平地是愈种愈好,这类土地总产量占全队粮食总产量的比重逐渐提高;沟地、坡地是互助组到高级社时期种的好,以后就差了;岭地则是从初级社时期起,越种越不好了。
原因在哪里?
为什么近年来沟、坡、岭地种得不够好?据他们调查了解,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1)畜力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犁杖不行;(2)劳动力减少,顾不过来,只好舍远求近;(3)作坊减少,缺少肥源。
主观原因是:(1)在互助组时期坡岭地所以种得好,一来是有个体生产的积极性,二来是受个体所有制的限制,有些户河湾平川地很少,不在坡岭地下工夫,就不得生活。集体化后,条件改变了,人们就把坡、岭地当作了“累赘”;(2)集体化以后,有些人有了家大业大的思想,认为远地薄地是出力不少、得利不大,他们说,“远跑不如近拾掇”,因此不愿在远地、薄地上下工夫,而远地、薄地正好大部分是沟、坡、岭地;
(3)生产队与生产队土地调换频繁,种地人不作长远打算,该修的不修,该大修的小修,没有把种地养地结合起来。
今后怎么办?
今后怎么办?现在这个生产队在调查和总结了这几年的生产以后,提高了对种好沟、坡、岭地的认识,采取了措施。全队七十一块土地除了十三块平地比互助组到初级社时期熟土加深,施肥量增加,今后主要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以外,其余五十八块沟、坡、岭地,都比互助组到初级社时期熟土薄了,施肥少了,整修土地的投工也少了。因此,他们决定提高这部分土地的地力,逐步深耕,增施肥料,增加修地投工。这是长远的措施。另一方面,他们还采取了一些当前的措施。因为在各类土地之间,和同一类型土地的块与块之间,又有许多不同的情况,所以,措施各有不同。比如沟地,有十三块地的十五条边堰太低,不能保土保肥,就决定用里砌外垫的办法,把地埂加高;有六块地塌下了十个“圪洞”,得垫起来。又如坡地,从互助组到公社化各个时期,有二十一块一百零三亩,加大了坡度。所以,除了里砌外垫以外,有的就需大块划小块改种梯田,有的需起高垫低减低坡度。再如岭地,一般是高山平地,可是土质最差,几年来因“退坡”和方地种“圆”少了十七亩,因此除了把现有的地块种好外,还有个扩大面积的问题。
在逐块确定措施当中,他们遇到了这样三个问题:一是同一沟、同一坡的上下地块不是一个生产队的,需要统一安排。如果甲队不管乙队,就会互相影响;二是整修土地的投资和受益有大小之别,得利又有远近之分,也需要适当解决;三是同类地块、同类措施,在实现过程中也有个技术质量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他们又采取了以下三条办法:(一)按地块定措施,分地区(一沟或一坡)由大队和各生产队协商以后统一安排,采取集中治理和综合治理的办法,统筹兼顾,一齐行动;(二)经过详细计算投资和受益,在确定每项增强地力措施的前后时间上,根据远近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先抓关键性的措施,后搞辅助工程;先抓当年受益的项目,后抓长远建设;在同一类型的土地当中,先抓面积大、土质肥的地块修理,后抓面积小、土质差的地块修建;(三)全队三个作业组,每组由一个老农专门作技术指导,每一项工程完工后,质量不好的重新返工。
一步一步地前进
青修大队第三生产队全体干部和社员,正在根据他们所制定的增强地力措施,一步一步地在做。
首先,是在前段检查备耕时,通过算时间、算任务,根据各项作物的种植先后,分别安排了各类土地新的整修任务。按照当地种植习惯,下种季节是从“谷雨”到“立夏”,“清明”到“谷雨”集中备耕时期,备耕下种交错进行。同时,在各项作物的下种时间上,一般是“谷雨”前种豆和山药、大麻等杂田;“立夏”前种高粱、玉米;“小满”前种谷。这样,他们就把秋地整修任务分为三段交错进行。第一段抓豆田杂田的整修,第二段抓高粱、玉米地块,第三段结合整修谷地完成扫尾工作。以上三段共需完成地埂二十四条,垫“圪洞”六个,开引洪渠两条,共需工三百零三个。根据全大队劳力出勤情况,每天可以完成二十二到二十五个定额。按三段七十五天时间,除去十天例假,共可投工一千四百到一千六百个,既可完成整修土地任务,又不影响下种。
对加深熟土层的措施,他们分了两大步、两小步。所谓两大步是今年和明年。在今年的第一大步中又分夏耕和秋耕两小步。这也是经过算畜力、算时间而后确定的。对于增施肥料也作了规划,今年肥料的数量比前两年增加,但比初级社时还少十来担。他们要求今后坚决实行“两改变”:一变好地、近地和远地薄地一视同仁,平起平坐;二变青肥不到坡、岭地为堆堆,杂肥要到地投青。明年,要在保质量的基础上,每亩再增十担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