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谈甬剧《双玉蝉》谢芳儿的人物创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10
第6版()
专栏:剧评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谈甬剧《双玉蝉》谢芳儿的人物创造
凤子
上海市堇凤甬剧团在北京演出的甬剧《双玉蝉》,着重刻划封建社会的牺牲者谢芳儿这个人物,较深刻的揭露和抨击了罪恶的封建社会制度。线索虽然单一,人物面貌却较丰满。对照剧本,比较演出,《双玉蝉》在创作上有独到之处。
就戏论戏,《双玉蝉》的故事结构是颇不一般化的。故事相当洗练而集中,十分可信地塑造了谢芳儿这个悲剧人物,她的不幸的一生引起观众无限的同情和深思。从芳儿待嫁闺中开始到撞匾而死,前后十八年,这十八年闯进芳儿生活中来的,与芳儿的命运有关的人不多,人物间的纠葛也并不复杂。两岁幼儿沈梦霞从无知到成长,相依为命的父亲在封建宗族压力下忧愤辞世了,芳儿的前车之鉴三婶被族长强令削发为尼了。就这几个人物用笔不多,有的人物只是起了故事的铺叙或对主人翁的陪衬作用。然而就这几个人物的遭际却关系着芳儿的终生命运。如父亲,对儿女的婚姻大事,绝未料到酒后的一句戏言就断送了女儿的一生,而在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这并不是偶然的例子。如三婶和三叔,除了对照和陪衬芳儿外,这一对人物的命运,却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牺牲者的典型。至于沈梦霞,他和芳儿的关系是既一般而又不一般。他本人也是个无辜者。由于作者对封建社会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社会里的这几个人物能运用历史唯物的观点来分析,所以用笔虽不多,却能抓住人物的精神面貌,行动的逻辑。作者并未在芳儿同这几个人物中,或人物之间制造更多的纠葛;构成全剧的情节并不因此感到简单,相反的,在丰富主人翁芳儿的内心世界却起了对照、陪衬、深化的作用,对戏的主题的挖掘,对封建社会罪恶制度的抨击也就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人物不多,事件单一是艺术手法的精练和集中,精练和集中不同于简单化,正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芳儿是罪恶的封建制度的牺牲者,她的悲剧却又不同于三婶,她没有重复三婶的痛苦遭遇,实际上比三婶的更痛苦。她同样不能抗拒封建制度强加于她的婚约;而对眼面前这个名义上的丈夫,实际上不足两岁的孤儿却要肩负起严父和慈母的责任,要抚育他,要教养他。消耗青春,忍受折磨,幼年的沈梦霞是天真无知的,为了使这个孩子健康成长,在族规的压力下还得以姊弟的名义默守着婚约。看来她只能活尸般地了此一生了,悲剧的结束似乎也到了尽头了,然而不然,死水也会起波澜,枯木也会生春芽,随着年月的逝去、沈梦霞长大成人了。对抚育自己长大成人的义姊怀着感戴的恩情,看来十分一般的感情却挑起芳儿不一般的变化,这变化似是突然却很自然。对于封建社会制度下的牺牲者来说是相当突然,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芳儿重新唤起对爱情的憧憬却是十分自然的了。这个人物创造的成功,内心世界挖的深邃,人物思想感情的这一转折和发展,像是突起的异峰,抓住了万千观众和读者的心。芳儿是个活生生的人,她有权利要求爱情,她具有争取像一个普通女人那样活下去的强烈的愿望,这在第一场戏里绣嫁衣和她父亲向族长的申述中有了伏笔。虽然在封建压力下,一个活泼少女被窒息的活不成、死不了,可是精神的折磨并不能埋葬掉她做为一个人应有的愿望,和作为一个女人应该享有的对爱情的向往,芳儿的不一般的感情变化是符合作为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规律的。对芳儿这个具体人物的遭遇看来,这个发展却又是很不一般的了。在《恋蝉》这一折戏里,谁能忍心讽笑芳儿是自作多情呢?有了这一转折,为第七折《悲蝉》埋下很好的悲剧因素。沈梦霞及第归来,并奉旨完姻,芳儿闻讯,悲喜交集,十八年的梦想似乎就要成为事实,表面上似乎是对封建婚姻寄托了希望,实际上是对幻想中的爱情余烬重燃。残酷的现实马上撕破了芳儿的幻想,对镜梳妆,发现了两鬓白发,对沈梦霞那种相依为命的姊弟感情不能不引起犹疑。为封建制度牺牲了的青春一去不复返,芳儿的悲剧自然而然的结束了。试问除了碰死在表彰义节的御赐金匾上还有别的出路么?碰匾这一笔落的十分有力,芳儿的牺牲是对封建制度的控诉,这控诉是从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得出的结论。
芳儿从少女到中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是在人们意料之中的,她的悲剧结局也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不过,所有这些细节集中在芳儿这个具体人物身上,意料之中却来个意料之外的发展变化,意料之外却并不使人感到突然。这些细节那样紧密地和主人翁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所有的细节都起了脉络贯通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一笔是赘笔。芳儿的动人形象是从这些似乎是一般的情节中烘托出来的,所以看来一般的也就留给人很不一般的印象了。范素琴同志真实、诚恳地创造了这个人物,感动了每一个观众,从少女到中年,人物性格不断的发展变化,每一场戏她都获得了观众的信任。
一出好戏,人们看了固然会记住情节故事,但深印在人们脑中的应是生活在剧中的人。剧是编的,当然需要有情节有故事,无巧不成书嘛,编小说尚且需要动人的情节和细节描写,何况是戏?要在三小时内将人物的一段生活,甚而到是人物的一生概括在这一特定的艺术形式中呢?人物是通过情节故事来展现的,但是,为什么有些有情节有故事的戏并不都能给人留下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呢?为什么一些情节炽热的戏给人的印象并不隽永呢?甚至是经不住推敲的呢?在戏剧创作上如何集中写人,写人物在特定时代中特定环境里生活的变化和思想、性格的发展,不是从生活的概念或是从艺术形式出发,而是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双玉蝉》提出了值得探索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