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艾哈德的“分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11
第3版()
专栏:

艾哈德的“分寸”
席林生
现在在西德,关于经济“奇迹”和“繁荣”的喧嚷已经听不见了,相反的,传出来的是另一种调子。譬如号称“繁荣之父”的西德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艾哈德,在最近几次讲话中哀叹:“我们已经有一点在走下坡路了”;西德“可能发生灾难性的实业衰退或甚至通货膨胀的危险。”4月上旬西德总理阿登纳也皱着眉头承认,“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我深为忧虑”。
的确,西德当权人物对西德经济这样忧心忡忡不是没有道理的。一年来西德经济的发展速度显著降低。1960年工业生产曾比1959年增长10.5%,1961年只增长6.1%。一向生意兴隆的汽车业,1960年曾增长19.6%,而1961年只增长了4.5%。钢铁工业产量更是绝对下降。钢1961年比1960年少了六十万吨,铁1961年更比上一年跌掉三百三十万吨。此外,造船业、投资、国内外订货也是一连串的下降。这种趋势今年以来仍然没有起色。
战后一直被炫耀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奇迹”的西德,现在也“出现了灾难性实业衰退”,这是从来的资本主义护卫者们所逃避不了的客观规律。西德资产阶级的谋士也决不能发明一种使资本主义恢复青春的“妙药”。
西德当权人物和美英日当权人物一样,都竭力企图主要以进一步压榨工人的手段来缓和危机。据西德报纸说,西德当局要“向(西)德国人民说明情况的严重性以及对付这种情况所必须采取的措施”,“劝告”西德人民“在提出要求时要保持节制。”艾哈德直截了当地说:“我们不能忍受工资增加的速度。如果我们不尊重现有的界限,经济发展将会崩溃。”这位副总理甚至辱骂西德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是“没有分寸”的“堕落现象”,叫嚷要限制工资,“把(西)德国人的命运抓在强有力的手里”。
但是就在艾哈德要求人民“保持节制”的时候,西德的五大汽车公司却纷纷宣布汽车涨价。而其他“食品、燃料、电力、服装、家庭必需品——影响每一个人的商品——的价格也正在上升”。
为什么艾哈德对大老板们如此宽厚,对于劳动人民却又如此苛刻呢?按艾哈德的说法,西德经济目前遭到灾难是因为西德商品的成本太贵,不能对付国外竞争;而成本所以贵,是由于西德工人的工资“太高”。因此要拯救西德的经济“灾难”,必须从压低工资入手。
人们不得不佩服这位西德经济部长的颠倒黑白的本领。他竟然能睁着眼睛在事实面前说谎。
美英两国工人工资本来就够低的了,但是从每小时平均工资率看,西德工人收入比美国还要低三分之二,比英国低47%。而近十年来西德每个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增加了160%。西德的低工资、高劳动生产率给西德垄断资本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从1950到1960年仅仅西德五十家大企业攫取的利润就达四百四十六亿马克。但是据西德《劳工世界》统计,目前西德51%的工人家庭每月收入在五百马克以下;30%的家庭收入在五百到七百马克。两相比较,究竟是垄断资本的利润太高,还是工资“太高”了呢?
艾哈德在讲话中历数西德工人工资的增长,仿佛大老板对工人是十分慷慨为怀的。
不错,西德工资在名义上几年来都有增加,但是它同资本家的进账比起来真是不能相比。从1954年到今年2月资本家的红利增加了五倍,而照官方公布,十年来工资却只增加了78%。而且工人工资刚一提高,物价马上跟着上涨,结果是工人们“已增加的工资的一半又失掉了”(西德工会经济科学研究所报告)。此外工人们还得受西德政府的拦路打劫。自1950年到1962年西德政府的捐税已经从每人每年六百十二马克猛增到二千马克。但是对于大老板,西德政府却备加关注。今年1月阿登纳政府把工资所得税加了25%,而垄断企业纳税却比1961年减少了4.1%。西德联邦议院不久前也通过房租加租、取消大公司付给工人的福利费,使资本家又增加了一大笔收入。
无怪乎最近西德大老板们正在大兴建造别墅之风。西德钢铁巨头蒂森康采恩总经理佐尔先生日前就花了一百五十万马克修建了一所极其富丽堂皇的别墅。可是工人呢,据西德报纸说,目前有一百多万西德工人因为付不起房租而只能住在废弃不用的兵营、防空洞、烂车厢,甚至破鸡棚里。对于不少工人家庭来说,马铃薯成了“昂贵的食品”,电车也变为“奢侈的交通工具”了。西德资产阶级报纸《法兰克福评论报》也不能不哀叹:“在这个繁荣和外部光辉的世界里,灾难是深重的。”
根据上述的情况,试问究竟是谁“没有分寸”呢?难道在垄断资本残酷剥削下挣扎于饥饿边缘的西德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是“没有分寸”,而吸足了民脂民膏的垄断资本加强对工人的压榨倒是很有“分寸”的吗?艾哈德先生这种为垄断资本家效劳的做法才真是“不知分寸”,因为它只能激起西德工人阶级的强烈反抗,而绝无补于解救西德的经济困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