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书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11
第6版()
专栏:

书话
晦庵
两本散文
梁遇春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擅长译事,所译文艺作品凡十余种,但他自己的著作,却只有散文两册:曰《春醪集》,曰《泪与笑》。后一书且为遗作,出版之日,距作者之死已两年矣。遇春所著不多,而才思横溢,每有掣胜之笔。《春醪集》出版于1930年3月,由北新书局发行,收散文十三篇,如《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醉中梦话》、《人死观》、《“还我头来”及其他》、《“失掉了悲哀”的悲哀》等,一看题目,就知道作者苦思竭虑,对人生进行着不断探索,真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卷首有序,自叙春醪题名,出于《洛阳伽蓝记》里游侠所说的话:“不畏张弓拔刀,唯畏白堕春醪。”结末说:
再过几十年,当酒醒帘幕低垂,擦着惺忪睡眼时节,我的心境又会变成怎么样子,我想只有上帝知道吧。我现在是不想知道的。我面前还有大半杯未喝进去的春醪。
这篇序文作于真茹,当时他在暨南大学当助教,不久北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事。遇春所谓“再过几十年,当酒醒帘幕低垂”,不料三年后就与世长辞,这杯酒未免喝得太早,醒得太快了。废名把他未问世的《泪与笑》带给在上海的石民,希望找个出版机会,寄来寄去,结果还是由废名寄给开明书店,于1934年6月出版。全书收散文二十二篇。序三,废名、刘国平、石民作。废名说他“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然而没有一个线索,稍纵即逝。”这句话说得颇有见地。遇春好读书,且又健谈,对西洋文学造诣极深,看的驳杂,写来也便纵横自如。鲁迅先生曾说“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就风格而言,有的雍容,有的峭拔,有的明丽。遇春走的却是另一条路,一条快谈、纵谈、放谈的路。他爱思索,爱对自己辩论,有时带着过多感伤的情调,虽说时代使然,却也不能不是他个人的缺点。但他毕竟是严肃的,对生活作过认真的思考。我觉得在进步的道路上,最可怕的是浑浑噩噩,浮浮沉沉,小注即满,油滑自喜。如果是一个认真的人,不管他过去怎样感伤,活到现在,他是会对生活找到应该找到的结论的。不幸遇春早年夭亡,我们只能把他当作一个文体家,而且即使作为文体家,跟着遇春的逝世,这条路不久也荒芜了,很少有人循此作更进一步的尝试。我喜欢遇春的文章,认为文苑里难得有像他那样的才气,像他那样的绝顶聪明,像他那样顾盼多姿的风格。每读《春醪集》和《泪与笑》,不免为这个死去的天才惋惜,但我相信:我们终于将会出现这样的散文,这样的风格,而并不带有梁遇春式感伤的情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