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农民对支援农业有些什么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12
第2版()
专栏:

农民对支援农业有些什么意见
本报记者 杨复保
最近,记者到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了解支援农业的情况,并且访问了藁城县北楼公社若干生产队,干部社员对支援农业工作提出不少意见。
近年来,石家庄专区在支援农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制造中小农具的钢材就有两万多吨。仅今年第一季度,就新增加了中小农具三百一十多万件,加上已有的农具,按全区二百一十九万多个整半辅助劳动力计算,平均每人可以分到三件半。就藁城县来说,几年来建立了变电站四座,电井一千零二十八眼,拖拉机一百六十四个标准台,还有排灌机械、农药、化肥等等。今春全县机耕地占应耕春白地的70%。这些支援,对争取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从一些公社和生产队了解,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几个问题
藁城县北楼公社共有三万四千多亩耕地,棉麦两项占总耕地面积的74%。大跃进中兴建的水利工程质量好,水源比较充足,75%的土地都能引滹沱河水自流灌溉;而国家却供应大批排灌机械。生产队缺少的东西得不到解决,支援到队里的农业机具又积压着。如国家支援给这个公社的汽油机、煤气机、电动机、锅驼机等排灌机械共有六十一台,质量都比较好。但是现在只有四台电动机开动着,其余五十七台都没有使用。公社负责人说,这里渠水灌溉既方便,又便宜,浇一亩地花四五角钱。用电力灌溉要花两元多,煤气机浇地就花的更多了。如果不遇天旱河水断流,或个别地块过高浇不上水,一般情况下是不用机器抽水浇地的。这些机械在这里发挥作用很小,而农民迫切需要的配制中小农具用的木材等却得不到供应。过去这里需要的硬木多靠外地调运,这几年没有了。北楼大队第十队社员董洛达说:“硬木缺,队里的犁、耧、耠子坏了干着急,没法修理。”
在同社员们座谈当中,大家对中小农具的意见不少:一是名牌农具质量好,但供应少,不能满足需要;二是有些农具质量差,不受使。如石家庄地区获鹿县和山西阳泉生产的锄板,上鏒重轻便,锋利吃土,锄面平整光滑,不沾泥,挨锄鼻的地方厚,结实耐磨,社员们说这种锄使用起来省劲,出活快。河南、山东和河北省交河县匠人造的犁镜,镜面明光,凹凸度适当,翻土利落。可是这几年来,这些名牌货很少供应,有的根本没有供应,社员们总是念念不忘。他们嫌当地制造的犁镜沾土,甩土不利,不愿用。这个公社的供销社里,就积压着当地造的犁镜卖不出去,有的已经长了一层锈。还有大批铁杈子,已经积压了二年多,因为质量差,价又贵,农民也不愿买。
还有些农具,社员们比较欢迎,但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北楼生产队王世昌说:“人力小胶车轻便,送粪出土用人少,转弯拐角灵活,工效高,就是珠子和内胎不结实。”社员们还反映:人力小胶轮车上的珠子、辐条、内胎容易坏,但这些东西经常买不到。社员董洛春说,他们队有个小胶轮车,内胎坏了买不着。4月份来了一批,可是供销社要配套供应,买一副小车内胎,必须带一副外胎。社员们说:没货不方便,有了货也方便不了。希望有关部门改进供应办法。
几点建议
从调拨和供应的中小农具平均数字来看,好像问题不大,实际上问题很多。据记者了解,现在石家庄地区制造锄板、犁镜,还有不少工厂的生产技术不能过关,如锄板上鏒上的不好,用起来不锋利;沾的泥土多,费力出活慢。农具质量低,既浪费人力物力,对支援农业生产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社员们对支援农业的意见,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第一、各地支援农业部门应该密切配合,到公社、生产队逐项调查了解,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不要只算平均数字,应该一笔一笔的算细账。第二、制造农具要保证质量,切忌粗制滥造,有的工厂制造的农具质量差,应该整顿,等产品质量提高了,再正式生产。某些机具还可以实行包修、包换、包退的办法,让广大农民真正用上得心应手的好农具。第三、有条件的地方要帮助生产大队建立红炉、木工组,一村不能建立,可以联合几村建立;也可以组织名师带高徒,或者选拔匠材到外地“留学”,培养新生力量。现有的匠人可以点面结合,一方面定点生产,一方面也可上集、串乡、造新补旧。第四、现在修造木制中小农具的硬质木材很缺,除支援农业部门调拨一部分,林业部门应该加强组织领导,发动生产队和群众,利用荒山空地,自己营造一些槐、桑、枣、榆等硬质木材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