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孔子故乡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13
第5版()
专栏:

孔子故乡散记
崔新泉 魏文华
尼山“夫子洞”
在曲阜、邹县、泗水三县的交合地带,有一座重峦叠翠的尼山。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载孔子生于“鲁昌平乡陬[zōu]邑”的“昌平乡”,就座落在尼山脚下。这里现在是南辛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村中央还立有一块“古昌平乡”的石碑。南出昌平乡,沿山下河边小路,绕过尼山南角,转到尼山东麓,这里有条夫子洞河。沿着河边小路东北行二里来路,这就是孔子故乡“夫子洞村”了。夫子洞村,现在是泗水县小何公社一个生产大队,共四十一户社员,有姓孔和其他姓的,遇到的人都能谈一些有关于孔子的传说。
二千五百一十三年前的孔夫子,就出生在这里。据当地群众说孔子生长在村边的一个洞里。这个洞现在还依然存在,洞口树有一块石碑,是元朝至元年间竖立的,字迹已模糊。由夫子洞上面的小路通到山腰“至圣庙”,庙系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修,现在还完好;庙前有“观川亭”,庙后是古尼山书院。
当地群众谈到他们的先辈孔子时说:“山沟里出圣人”。孔子从这个山沟里出来,到曲阜当官、讲学,周游列国,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曲阜孔子故迹
从尼山回来,在曲阜城东南几里处见到有东西行和南北行的两段土墙。据文物部门同志介绍:这是古曲阜城的城址,经测量古城内面积达三十九点六平方华里,现在的曲阜城是古曲阜城内的西南一角,大小只有古城的七分之一(现在曲阜城建于明代)。在曲阜遗留下许多和孔子有关的古迹。
从林荫古道进入曲阜南门,迎面是红墙绿瓦、松柏参天的孔庙。史载: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国即开始兴建孔庙,当时规模尚小,以后经历朝扩建,至明朝奠定现在的规模。从“金声玉振”牌坊进入櫺星门,到最后面要经七道大门,每处院落各有不同的布置,在变化奇幻中予人曲折幽深之感。壁水桥下的玉带河,解放后经过整修已放水植莲。1190年建成的奎文阁,高七丈四尺,三道飞檐四重斗拱,巍峨壮丽。在此以南是孔庙的南部。进入大成门,到达孔庙北部,全院青砖铺地,门里右首阶下有一座白铁盖顶四边镶玻璃的小亭,里面保存一段高约二市尺直径一市尺的枯桧[guì]木,旁边石碑上刻“先师手植桧”字样,传说这是孔子生前亲手栽植的桧树,后来枯死保留下来的。前行几步有一座二重飞檐和斗拱的黄瓦亭式建筑,悬有“杏坛”二字的木匾,相传是孔子当年的讲学处。现在周围有近年栽植的七株杏树。杏坛后面就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高七丈八尺八寸,两重飞檐,九楹九间金殿形式,前檐十根大型浮雕盘龙石柱,云龙交错,栩栩如生。殿中孔子及其弟子塑像,都很精美。孔子塑像是宋代的作品,传说1505年大成殿失火时,人们特地把孔子塑像的头部抢救出来,后来重修大殿时得以保存下来。殿内还有古祭器、乐器,都是珍贵的文物。大成殿在解放后已修过三次。大成殿后是寝殿、圣迹殿,圣迹殿内有石刻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的“孔子为鲁司寇像”,唐代画家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都是北宋刻的。还有一百二十多幅孔子生平事迹的连环画石刻,都用玻璃镶着,妥为保护。在孔庙内藏有上千块石刻,这些碑刻都是历代参观孔庙的人留下来的题词,有一些是曲阜附近出土的古代碑刻陈列在这里,最远的有公元前的汉代石碑。
孔庙东墙外有一座木牌坊,上有“阙里”两个金字,孔子故居就在街北头。故居里面厅堂建筑物是后代改建的,只有一口井传说是孔子在世时用过的古井,现用石柱围护,井旁一面石碑上刻“孔宅故井”。院内还有一座砖壁,旁边的石碑上刻着“鲁壁”二字,这是后代建以纪念“鲁壁藏书”的。史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缴天下图书,孔子后代孔鲋把家藏的竹简六经暗藏在墙壁内,这批书直至西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宫室,拆墙时才被发现;自此“鲁壁”之名便在我国文化史上写下了一页。孔子故宅内尚有孔子教他儿子孔鲤学诗习礼的“诗礼堂”,也是后代人建的;院内还有唐槐宋杏(银杏)。孔宅的东邻是孔府,是孔子后代世袭“衍圣公”府第,前后四百多间房屋,壮丽辉煌远远超过孔子故宅。孔庙、孔子故宅、孔府连成一片,形成了曲阜城的中心部分。
在曲阜城内还有孔子和弟子在“矍[jué]相圃”练射技的地方,现在孔庙西墙外一片菜地里,立着一块石碑,上刻“古矍相圃”四个大字,不知什么时候立的。城内东南角有“古泮[pàn]池”,当年孔子弟子到这里游玩,现在泮池仍在,池中心土台上有一座凉亭,当地群众夏秋季在此游憩。城内北门东侧有一条“陋巷街”,传说当年孔子最心爱的弟子颜回曾住在这条街上,孔子在论语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指的这里。
出城东南二、三里处,一片麦地中有一个周围十数步的椭圆形土丘,上面一块石碑刻着“两观台”三个大字,这是史载孔子当鲁司寇斩大夫少正卯的地方。由此向南,过沂河距城约四里处,有一个方形土台,周围约三百步,约一丈高,上竖三面石碑分别刻着“舞雩[yú]坛”、“圣贤乐趣”、“凤翔千仞”等字样,这个舞雩坛是当年孔子讲学和游玩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地方。在城北泗水南岸,孔子也讲过学,现有洙泗书院是后代因孔子讲学处建筑的;孔子著春秋的地方在城西,后代建了春秋书院。
游孔林
孔子死后葬在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当时墓冢尚小,至司马迁作史记时也不过“孔子冢大一顷”。以后历朝扩大,到清朝即扩建到二千九百四十一亩九分,现在当地都称孔林。出今曲阜城北门,不远即走上长达二、三里的林道,松柏夹道而立,沿途有“万古长春”石坊、“至圣林”木牌楼;至二道林门,系绿瓦城楼式建筑,据传是古鲁都的北门。整个林园长垣环绕,周围七、八平方华里,比今曲阜城大一半多。进入林门,即是一片万木参天的林海。
进林门左行不远为洙水坊,过坊为洙水桥,明代弘治七年所建,桥下洙水河由东水关进来从西水关出去,为林园增加了景色。再前行经孔墓大门,夹道有大石圆雕华表、玄豹、角端、翁仲各一对,过黄瓦享殿后,看见三个高大的坟包,到达有名的“三垅墓地”,最南边为孔子的孙儿孔伋即中庸作者子思之墓,北面两墓靠东稍前点的,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墓;靠西稍后特别高大的是孔子的墓葬,高一丈五尺,南北十步,东西十三步。墓西平台上有三楹瓦房一座,前有石碑刻“子贡庐墓处”。整个孔林由人民政府派专人看管,孔墓周围以及林内甬道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当地风俗,每年清明、旧历十月,有两次“林前会”,是祭祀孔子的日子。到时曲阜附近几县的农民有很多人来赶会,游孔林,谒孔庙。
(附图片)
杏坛    魏文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