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北京市消费合作社初步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11-10
第5版()
专栏:

  北京市消费合作社初步研究
郑重
 一、建社过程和发展现状
北京解放后,为了安定职工生活,保障实物工薪,首先在公营企业工厂建立职工消费合作社;对于私营企业工厂、机关、学校则进行有重点的试验建社。至于市民消费社,起初曾按街道建立,但入社社员互不了解,没有群众基础,后各行业工会逐渐组织起来了,八月份起乃改进建社办法,以有组织的劳动行业为主,并照顾到地区。第一步在全市各区街普遍建立搬运工人(主要是三轮工人)消费社。截至九月底,全市计共已建立公营企业工厂职工消费社五十一个(已达到每厂一社),社员一四六、五四七人;私营工厂职工社六个,社员一、五四五人;机关社三十七个,社员三六、九七四人;学校社七个,社员一三、六七八人;街道社五十一个,社员六三、五二八人;还有郊区供销社四个,社员二一、四一七人;共计一五六社,社员二八三、六八九人,约占全市人口的百分之十五。使很大一部分劳动人民,减少了购买生活资料的中间剥削。少受物价波动的影响。
 二、业务经营问题
较小的合作社,一般只卖粮食,不设脱离生产干部。较大的合作社,都有专门的经营人员,货品有粮食、副食品、布匹、日用品等。半年来(三月至八月)主要物品供应,据粮食公司及市供销总社供给的数字统计:粮食二五、○一六、七一三斤,市布八、四九九匹,棉纱四○四件,棉花六一九、○三七斤(包括皮棉),纸烟二三、八四六条,煤三、○一二吨。根据四个典型社的货进百分比,购自公营企业者占百分之八十,尚有百分之二十另外购入,则其总的供给量也可作一般的估计。
建社过程中因总社人力不够,指导较少,职工社之会计组织,业务经营,都由各自创造,产生有些社长款、短货,不能及时结帐的现象;还有的会计和业务没有牵制制度,会计、采购、仓库各干各的,互不了解情况及无人统一掌握指导等偏向。近总社正进行典型调查,研究建立比较统一的健全的会计、业务和报告制度。街道社建立之始,就结合区工会干部抓紧领导,规定了统一的会计和表报制度,所以在这方面发生问题较少。但也有过偏向,如少数社怕赔钱,把股金买成小米不敢动,或到银行折实储蓄。总社已予纠正。各社在半年的摸索中,也都克服了许多困难,积累了初步经验,六月份因物价下落赔的钱,经过七、八两月的经营,都已弥补了亏损,并有百分之八十的合作社赚了钱,扩大了经营力量。
业务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手续复杂和不能满足社员需要。如铁路局前门社,白天只卖二百份货物,社员家属排班等候;在发工资前有的甚至等一两天跑五六次才能买到东西,最少的也要等半天。半数合作社都不能使社员随便挑拣而感到不方便;加以货种不全,不能满足社员要求。以致在市价平稳时,有的社员感到便宜有限,便到市场去买。根据石景山钢铁厂、自来水公司、清河制呢厂和电信局等四个典型社的调查,八月份合作社销货量平均只占社员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三三·六六。如合作社能灵活更动物价,保持和市价的一定的距离,能随时都准备各种合乎需要的粮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预备煤炭、布匹、副食品,及各种日常用品,则社员的购买量还可大大增加。
某些合作社,曾发挥创造性,多方面开展业务。如被服厂自己按电磨,保证社员吃好面;自来水公司自己买煤作煤球,并添卖车子零件;石景山发电厂办“折实储蓄”;都得到社员拥护。本报合作社替社员办理澡堂及理发;电信局合作社搞食堂、书籍部、缝纫部,也都得到社员的拥护。
在简化买货手续方面,经验证明必须发挥小组作用。电信局合作社和铁路局前门区合作社,都有一万多社员,但他们把粮食交给小组或分站,由他们再去分给大家。汽车修配厂把全体社员分成三天取粮,由组长集合口袋,挂上纸片写明每人需要之粮食种类及数目,由合作社逐一装好,下班后拿走,省得社员误工来等;每次发工资前五天统计买粮数,前三天分完粮食,发完工资后小组长代收货款总汇交合作社,又快又好,社员称便。
食粮公司为了扶植合作社发展,决定按批发价再低百分之四,并准许赊帐十天。由于物价一般是平稳上涨,所以合作社都赚了“行市”。合作社的盈余一部分应该开支干部薪金及营业费,逐渐作到自力更生,克服依赖行政开支的不正常现象。主要部分应扩大业务经营,以进一步满足社员需要。更可办家属缝洗部,贷款扶植家属生产等,都是对社员有很大益处的。
 三、合作社的物价问题
目前各社对货价之决定,一般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按来价出售。这种办法是很拙笨的,因市价跌落时社员会不满意,市价上涨时就要赔钱。第二种是随食粮公司牌价每天变动。这样又有些营利观点,不能给先后购买社员以均等机会,势必形成挤购现象。第三种是根据社员人数,规定三天或五天不变价,使大家在规定时间内买到同样之粮食,过期之后随牌价调整,合作社也可保住实物。这个办法较好。第四种是随时赊给社员各种货物,到发工资前一天统一划价扣款。这个办法最好,一则方便社员、增大社员购货量;二则减少现款收支,和会计科及银行可使用支票转帐,对通货回笼和稳定市价作用很大。
四、合作社和各方面的关系问题
和行政方面:多数合作社都得到行政的大力帮助,拨给房子、家具;借给资金或配备干部等;并有一多半给干部支薪,还有的供给办公品。因为合作社解决了职工的物资供给,他们也就更安心的生产,因此,行政上大力扶植合作社是完全正确的。但也有少数厂方,扶植很差,会计上不与往来,不给干部;有的合作社成立了半年连房子都未解决,和伙房挤在一起,无法添置货物,直接影响到业务开展和社员福利。
和工会方面:合作社与工会福利部的目标相同,必须取得工会的直接帮助和领导(劳保委员参加社委会),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得到群众的支持与信仰;工会更应通过组织系统,发动会员“大家办合作社”。但如铁路前门区,把合作社当成工会的组成部分,一切联系群众的事都通过福利干事,只对工会负责,这也是偏向。
和市总社方面:合作社是民主集中制的群众经济组织,除了接受由社员群众产生的“社委会”管理之外,还应受市总社的经常领导,这是不容丝毫忽视的。所以必须和总社密切结合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才能发挥减免中间剥削,保证职工生活,配合国营经济,平抑市场物价之作用。自来水公司及电信局合作社,因为经常向总社请示和联系,业务上都得到很大发展,这是一个有力证明。
和社员及小组长的关系:社员是合作社的服务对象,合作社干部是社员的勤务员,必须明确这个关系,虚心、和蔼、热情地去接待社员,并随时征询他们对合作社的意见,了解他们的要求,以改进业务。小组长是合作社的基层干部,是合作社和社员之间的桥梁,必须健全这个环节,帮助小组长开会,提高小组长威信,并发挥小组的作用,才能巩固合作社的基础。自来水公司合作社在这一点上是作得比较成功的。
五、合作社的干部问题
街道社的干部,多由各区三轮工会筹委担任,他是经社员选举产生的。工资以一般三轮工人平均收入为标准,每日三斤到五斤小米。现全市五十一社中共有干部二三六人,大多能发挥艰苦朴素,一心为社员服务的精神,并得到社员拥护,但也有个别的,当了干部就轻视劳动;少数社会计能力较差,不能胜任,这些现象,现已逐步纠正。
职工社的干部,一般都是本部门职工,且多由行政开支。由于在半年的经营中,多数社都有盈余,行政方面提出自力更生问题,合作社感到是一个“压力”,其实照目前情况看来,这一点已可能作到,如汽车厂修配厂合作社只从百分之四的折扣中还能开支两三个人。
技术研究机关的合作社干部,都不愿脱离技术,要求总社给派干部;公用事业机关的合作社职工,因资历老,薪金相当高,四五百斤以上的很多,形成全市合作干部薪金悬殊的现象。铁路局前门区等社,由各部门选派代表组成合作社,三月一改选,这样不能培养干部的事业心;有的人怕将来回不到原来部门,怕失业,对整个工作的开展前途受影响。而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工作生疏又忙于事务,不能进行业务学习,所以发生过个人英雄主义,影响业务发展,和只顾本位利益,超量多买等现象。这都是由于政治认识不够,不能掌握新民主主义的合作政策所致,近来好多干部提出学习要求,总社也打算用组织轮训及召开业务研究会的形式,来帮助提高合作社干部的政策水平和经营能力。
六、社员教育问题
合作社是一个新的工作,它和旧社会的合作社究竟有那些不同,社员群众是认识不足的。好多社员只从个人利益打算,发生到合作社去投机的行为。市价疲落时,他自己填表登记的粮食也不去买;市价上涨时,蜂拥到合作社算老帐,埋怨合作社为何不积存大批粮食,要求把以前弃权的粮食一下买走;还有少数社员认为到合作社买东西是“低头”,差不了几个钱干脆到市场去买省得麻烦;有的人借了合作社新口袋掉换成旧口袋,或用破了才送回;这些都是对合作社认识不足的表现。因此必须加强社员教育,利用买货、闲谈、墙报、布告、小组会及群众大会等一切机会,来宣传合作社是大家的,号召大家爱护合作社,用主人翁的态度来管理合作社。这是目前合作运动的迫切任务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