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解放军济南部队营教导员张严民 深入连队一点一滴地帮助工作 部队领导机关要求各级干部学习他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62-05-17
第1版()
专栏:

解放军济南部队营教导员张严民
深入连队一点一滴地帮助工作
部队领导机关要求各级干部学习他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新华社济南16日电 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领导机关,最近发出“关于学习营教导员张严民工作作风”的通知,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营、连干部,认真学习张严民实事求是地做好经常工作的优良作风,切实发挥营一级领导以“帮”为主的作用,有效地帮助连队和基层做好工作。
张严民自从团机关实行面对面的领导以来,他在研究营一级领导应该如何进行工作时,始终坚持深入连队和班排,一点一滴、一件一件、一人一人地做工作。去年10月,这个营的九连调到师部执行营房建筑任务,这个连干活猛,完成任务好,就是有时注意安全不够。营党委决定张严民去九连具体帮助他们抓好安全工作。张严民一到九连,首先跟班作业,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先同装砂子的战士一起坐汽车到城东十里外的河套里装砂。在往返乘车途中,他发现汽车在城里要穿过几条小巷,转弯很多,易出事故;城外路旁的树木枝干很低,也易打伤乘车人头部。于是,他向战士们提出:乘车时不能把手搭在汽车两旁,通过公路时要目视前方,并嘱咐司机不要快速行车。接着他来到装石场,和战士们一块装车,发觉搬大石块装车确实吃力,也很危险。要防止事故,必须有人指挥,一起用力。当他听说在砖瓦场作业的部队病号较多的时候,他又到了砖瓦场。他发现装车的战士都脱掉了棉衣只穿一件单军服搬砖上瓦。他想:“初冬的天气不能热到这样!”他穿着棉衣干了一气,也不怎么热。他问一班长刘发贵:“天不太热,为什么都脱了棉衣?”刘发贵说:“刚出窑的砖瓦黑灰很多,大家怕弄脏了新棉衣。”他找到这就是病号多的原因后,就立刻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汇报,并领来一批工作服,解决了这个问题。
张严民在跟班作业中,找到了各个工序上的险情。他建议连队党支部召开支委会和发动部队广泛讨论“如何保证安全的问题”。最后把各个作业场上的险情和防止的办法都制定在“防保公约”上,并建立了“防保”组织和“防保检查日”。这样,就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施工安全,使九连在三个半月的紧张施工中,既完成了任务,又没出一点事故,受到师首长的表扬。
张严民是营党委书记,不仅民主作风好,而且很善于做思想工作,能从各种意见中发现问题的苗头,抓住不放,采取切实的措施加以解决。去年年底营党委研究机枪连能不能评为“四好”连队的问题时,十一个营党委委员有十个人认为可评,只有副营长不同意。他的看法是:这个连的前“三好”——政治思想好,三八作风好,军事训练好,在全营以至全团都是突出的,只是生活管理方面,伙食不太好,不能评上“四好”连队。其他委员认为:这个连的伙食不太好只是一段时间,而且问题也不是严重的,可以评为“四好”连队。最后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呈报上去,上级也批准了。
但是张严民认为,组织上的通过,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营党委会上副营长谈意见时,机枪连的干部有些受委屈的表现,引起了他的注意:“是机枪连干部不虚心,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呢?”他去机枪连向干部战士作了深入的调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机枪连和营部是一个伙食单位,平时营部的人对伙食挑剔毛病多,具体帮助少。机枪连的同志对此很有意见。他们认为,两个单位一起开伙,伙食好坏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不该只指责机枪连。张严民了解这些情况后,决定分别在两方面做工作。他先参加了营部人员的会议,启发大家认识到:营部跟机枪连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就餐人员跟伙食单位的问题,而是一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问题。伙食不好,营里有责任帮助改进。副营长在会上检讨了过去的缺点,表示要帮助机枪连改善伙食。接着,营部派干部下伙房,发现机枪连的领导不是不重视,而是炊事班长领导能力弱,烹调技术较差。营的领导同志立即决定从直属排调出一位在家当过厨师的副班长去炊事班担任副班长。
张严民又参加了机枪连的会议。在深入讨论中,启发机枪连官兵认识到,副营长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他们本连的薄弱环节,为今年进一步创造“四好”连队找到了努力目标。机枪连干部为了使全连官兵更好地接受教育,还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著作中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论述。连长和指导员主动跟营部的同志交谈了意见。营里和连里的干部一起下伙房,帮助清理卫生,改善伙食。一周之后,组织检查评比,在伙食和卫生方面,机枪连成了全营的先进单位。
张严民在工作中还十分注意及时积累点滴材料,总结经验,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工作不断改进。他有一本很厚的“剪报”,里面贴着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上的许多重要社论、文章和介绍经验的稿子。他从这里得到不少提高自己、改进工作的知识和办法。他还有两个笔记本,一个作记录用,一个作积累经验用。他把每天观察到的和考虑到的问题,随时记在记录本上,供以后分析问题和总结工作参考。资料积累多了,逐渐从中概括出几条经验,就把它记在积累经验的精装本上。他还有一张“记事单”,每天把上级来的临时指示和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都记在上面,干完一件,勾去一件,使件件工作落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